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常规!搜罗全网各法<日复一日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收录于话题

#幼儿园

优师教研女孩情商 发展心理学儿童","current_price":1990,"first_category_id":"10","discount":"1000","product_label_name_list":["包邮"],"appuin":"3930392613","isNewCpsKOL":1,"templateId":"list"}">

6S管理促进幼儿常规养成策略初探

  【摘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对孩子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一个班级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也会因此花费精力来维持各个环节的秩序而觉得十分劳累,从而影响教学质量。我园通过借鉴优秀的企业管理模式,找到6S管理与幼儿园管理的相通点,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通过推行6S管理,创设宽松、有序、自主、高效、愉悦的班级生活环境,让幼儿愉快、轻松、快乐生活,从而达到提升班级常规管理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6S管理、幼儿常规

  “5S”活动最早源于日本,是日本企业为了提高生产的品质, 推行实施的一种管理模式。随着企业的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在“5S” 的基础上又添加了“安全”,就形成了“6S”。“6S”管理的是人、事、物,而幼儿园班级中物品繁多、幼儿年龄比较小、教师事务多,这与“6S”管理不谋而合。因此,我园尝试引进“6S”,应用到班级管理中,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培养师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运用“6S”管理理念,创设整洁有序的班级环境

  新《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教育资源,教育价值与审美价值应同时存在,要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把“6S”管理模式运用到实际中去,通过视觉管理法、颜色管理法等系列方法来进行环境的整理整顿。

  (一)教师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6S”从清扫、整理、整顿开始。班级老师先把要与不要的物品分开,处理不要的物品,再将留存的物品分门别类做好定点、定容、定量,且把常用的物品放在易拿易放的位置,合理的布置和摆放,以便缩短寻找物品的时间,整齐工作环境。如:教师用品柜:有老师的文件、班级物品、私人物品等等,种类较多,也没做好合理的分类,没有固定的摆放位置,老师使用完后还是乱放;利用“6S”管理,老师先把不常用的收起来,把常用的都做了定点、定容、定量,如在文件夹上贴上标签,在物品盒子上贴上标语,分类摆放不会拿错放错。拿走后需要放回时一看标识就知道该物品的位置。同样给班级物品柜也做了6S管理,物品的摆放位置清晰明了,保育员的清洁用具、用品较多,且功用不同,我们先把物品进行定位,如清洁用品有一定的危险性,应放在幼儿摸不到的地方,而每天要用的工具和洗涤用品用一个工具箱分类放好,每一样物品有对应的标识和固定摆放的位置,让取放的人一目了然。

  (二)调动幼儿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幼儿自我服务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应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具有自我服务的能力和意识”,让幼儿成为班级的主人,共同建立和维护班级常规要求是我们教育的原则。首先我们对幼儿的桌椅板凳,以及毛巾架和水杯架进行了6S创设。将幼儿分成了6组,桌子、凳子、毛巾、美工区用品等也都按6组分别确定了不同颜色,幼儿可以根据颜色找自己的位置,并根据物品颜色进行摆放,通过6S的创设,教师再也不用跟在幼儿后面提醒幼儿物品该如何摆放了。

  区域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开展区域活动需要大量的教学具让幼儿通过操作、探索、感知从而获取知识,幼儿是操作这些教学具的主要对象,因此我们应把主动权留给孩子们。教师首先经过精心打造,将区域中的物品颜色、种类进行分类摆放,并做好定点、定容、定量,然后引导幼儿了解标识的含义,介绍班级物品摆放的要求以及6S在区域中的作用,让区域材料摆放更直观清晰。老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物品的定位,制作标签。小班的孩子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以动物等作为定位标签,简单直接,便于小班的孩子辨认。中大班幼儿图形和数字作为标识,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促进幼儿对数字和图形的认知。

  教师为幼儿提供隐性的教育环境,使幼儿能轻松、愉快的自我服务也为老师的管理减轻了负担,让幼儿真正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小主人,能自觉保持环境的整洁。

  二、运用“6S”标识指引,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

  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通过不断的练习、强化。老师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一些“6S”的标记,从而引导、暗示幼儿自觉遵守。如在门的背后,老师用醒目的黄色圆圈划出门后危险区域,提醒幼儿不在危险区域内玩耍,避免被门撞到。为了避免幼儿喝水时拥挤、碰撞及打闹的现象,老师使用小脚印和黄色的等候线,指引幼儿排队等候拿水杯喝水,再按绕圈行走的路线到指定的位置喝水。在杯子的下面贴上了一个蓝色的指示标,让每一个小水杯的杯耳朵都靠着蓝色的小箭头摆放,规范了放杯子的位置,既整齐,也便于幼儿摆放和检查,培养了他们的自我矫错能力。

  “6S”管理在班级常规工作中起到了促进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它不仅仅是一种方式、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态度与作风。只要我们坚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一定会形成一种意识和文化,使教师和幼儿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幼儿常规培养策略.百度文库.2016

说两句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中的不良习惯

  1.不良的饮食习惯

  现在的幼儿体质越来越差,其实这跟他们的进食习惯也有很大的关系,不想吃饭、吃饭吃得很少、不肯自己吃饭、边吃边玩、吃饭时间很长、吃得满桌都是…… 这些都是不良的进食习惯。一个班级里面吃饭快的孩子跟吃饭慢的孩子相差太多了,有些吃饭慢的孩子一顿饭可以吃半个多小时,有的时候饭都冷了,可是小孩还没吃好。而有些孩子吃饭的时候把自己的衣服上、桌子上甚至是地板上吃的都是米粒还要一边吃饭一边和旁边的小朋友聊天。

  这些小朋友已经算是好的了,与他们相比还有一些孩子更让人头痛,他们就是挑食、偏食的孩子。其儿园里每天的菜和点心都是根据营养成分搭配好的,而有些小朋友这个菜不吃那个菜不吃,有些小朋友只吃荤菜不吃蔬菜,有些小朋友碰到自己喜欢吃的菜就要吃两碗,自己不喜欢的一碗饭就只吃几口,这些孩子真的很让老师和家长头痛。

  2.生活自理能力

  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有些小朋友到中班了每天睡觉起来穿衣服都不会穿,而我们班有几个孩子总是把裤子、鞋子穿反,只要一个不留意,那么那天那几个孩子就是穿反了回家了,而当家长来接的时候看见自己孩子的裤子、鞋子是穿反的,心里面一定会责怪老师。其实那一天老师只是一个不小心没去留意。

  (二)上课常规习惯

  幼儿常规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知道,管理幼儿就宛如栽培小树一样,要时常给它培土、施肥、浇水,将它多余的小叉剪掉,使它能健康、茁壮地成长。如果不对小树进行精心的管理,任其东倒西歪,树叉横生,那么小树就难以成材,只能成为火中燃物。有些孩子上课的时候规规矩矩,而有些小孩子在课堂上不能安静听课,而是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动作不停。叫喊、讲话,当老师在说话的时候喜欢插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有些孩子自己非但不认真上课还要影响其他的小朋友,影响课堂秩序。一下课便像利箭一般冲出教室,到处奔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惹事生非,难以安静。但是让孩子去做运动或者玩乐时,就开心极了,好像放了缰的野马一样,特别来劲。

  二、存在的原因

  (一)纵容

  现在大部分孩子都来自独生子女的家庭,所以很多孩子的不良习惯,都是在父母的纵容下形成的。当孩子第一次做了错事,父母一定要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并予以制止,否则一旦形成恶习,改起来就难了。有时侯,父母对孩子偶发的不良行为,采取不闻不问的沉默态度,这也是不对的。须知沉默也是一种纵容,是一种心理的暗示。它会使孩子觉得这样做没什么不可以,于是放手去做,终成恶习,贻害终生。后天环境和后天教育是可以人为控制的。父母了解了不良习惯的家庭成因,从改正自身不良习惯做起,给孩子做好的榜样,并努力在家庭教育中加以预防,就能极大限度地降低或避免儿童不良习惯的形成。

  案例:

  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叫栋栋,他是家里的独生子,爸爸妈妈很宠他,所以他什么都不会,吃饭要老师喂,衣服不会穿。上课的时候从来不听。有一次,我们已经在上课了,他妈妈刚刚抱着他进来,而他在哭。情况了解下来才知道,原来是橡皮泥忘在家里没有带来,我们两个老师又哄又骗,可对于他来说一点都不管用,还是要妈妈回家拿,没办法他妈妈只能回家帮他拿。后来在与他妈妈的交谈中才知道原来在家里他已经习惯了,吃饭什么都是喂的,而且要什么爸爸妈妈总是会满足他,他妈妈说他去超市看中的东西如果不帮他买他就会睡在地上哭,弄的家长没办法只能满足他,所以他已经习惯了

(二)模仿

  习惯源自模仿。调查发现,一般孩子容易出现的坏习惯,绝大部分是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影响,如大人睡眠时间晚、吃饭时间不固定或边吃边看电视、用完东西随手放置、在家鼓励孩子学习孔融让梨,而在公共汽车上却与老人、儿童抢位子,或者在“禁止入内”的牌子下让等等。婴幼儿时期孩子的模仿力极强,大人的一言一行容易为孩子所吸引、模仿,进而造成一些不良习惯的养成。如今的小孩子大部分都是有爷爷奶奶带大的,老一辈人的素质肯定不高,有些坏习惯当然也是很难避免的了,而小孩子长时间跟他们在一起,就会有影响了。模仿真的是小孩子的天性,为什么说一个怎么样的老师交出怎么样的学生,理由就是在这里。孩子认为老师、家长说的话,做的事总是对的,所以他们会模仿。

  案例:一次我在上课,我们班有个孩子在小声地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话,第一次我看见后提醒他不要说话,后来他又讲了,我叫他起来问他:“你来跟我说说看,刚才老师讲的什么东西。”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各方面都比别的孩子强,他回答出来了。可是我还是批评了他:“不要以为,其他老师说你聪明了,你上课就可以不听了,就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讲话了。”后来下课以后,我听见好几个小朋友都走到他那里也去跟他说我上课时说过的话。这些孩子好的没学会,不好的一学就会了。

  (三)重复

  习惯是行为不断重复制造出来,并根据自然法则养成的。一个动作,一种行为重复N次就会成为习惯。重复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旦形成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孩子一辈子。所以,为人父母者应密切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尽可能地避免重复造成的不良习惯,抓好“第一次”,哪怕是挖鼻孔这样的小毛病,在初起的时候也要及时发现并设法制止。孩子的有些不好的行为,一次没有人阻止他,他就会有第二次,慢慢的有第三次、第四次,不断地重复就变成坏习惯了。

  三、解决的方法

  (一)家园合作

  家庭是幼儿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在家庭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家长的一言一行无意之中成了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因此,要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仅靠幼儿园的教育是不够的,我们还重视家长工作、让家长明白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家长与学校老师要经常交流,密切配合老师共同对幼儿进行教育。孩子最听老师的话,老师说什么幼儿就怎么做,非常崇拜自己的老师,因此家长教育碰到什么问题及时反映给老师,配合老师进行个别教育,教师也可以运用家园联系卡、开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交流这样往往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创设环境

  环境的教育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幼儿学习的途径应是具体直观的良好的环境可以刺激孩子的行为习惯。游戏是进行幼儿教育的形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也是幼儿最能接受的教学方式。游戏过程中,幼儿最容易进入角色,接受教育,通过游戏,幼儿能将学到的东西亲身加以体验,加深印象,逐步融入日常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老师在平时教学活动中也要通过讲故事,唱儿歌等幼儿易于接受的方式,使幼儿明白不好的习惯会给人们带来危害,良好的习惯会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且对个性的发展和优良品质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响。

  (三)言传身教

  良好的教师风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幼儿都会模仿,一个脾气温和的教师往往会赢得幼儿的喜欢。当幼儿做了错事时,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关怀爱护他们,而不是粗暴地训斥他们,帮助他们改掉不良习惯。在与孩子、家长、他人的交往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语言内在和外显的教育、引导作用,要有感染力和亲和力。家长、朋友来访时,热情的招呼,亲切的问候,都有引导学生效仿的功效。

  小孩子的学习往往从模仿开始,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老师和家长的影子。因此老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老师的一切,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学生都会照着老师的样子去做。总之,幼儿期是孩子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他关系到孩子今后的成长,关系到孩子在做人、求知的过程中,由他律向自律的过渡,更关系到我们今后为社会输送的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因此,小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奠基工程,我们要常抓不懈。

  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习惯对人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开始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儿House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常规!搜罗全网各法<日复一日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