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春咳
CHUN
K E
俗话说:“早春的天,孩儿的脸”。春季气候干燥,气温多变,过敏原增多,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宝贝们每咳嗽一声,爸爸妈妈的心都要“咯噔”一下。
?春咳如何预防
?又该如何处理孩子咳嗽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里,如何帮助孩子止咳护肺,让孩子自由的呼吸成长
今天南京市晓村和苑幼儿园为大家准备了超详细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1、 什么是“咳嗽”?
01
咳嗽是人体的保护机制
咳嗽本身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症状。咳嗽其实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是人体自行排出呼吸道分泌粘液的唯一方法。
所以,宝贝偶尔的咳嗽,可能是他的身体保护机制在工作。比如早上起床宝贝会咳咳两下,也许是在“清嗓”——清理呼吸道夜间堆积的废物。
02
咳嗽慎重使用药物
咳嗽最常见于感冒,当感冒痊愈,咳嗽症状也会随之消失,家长大多时候无需强行使用止咳药。很多止咳药含有上瘾的药物成分或抗生素,不建议给孩子服用。
03
止咳先“化痰”
咳嗽是呼吸道自自主排出分泌物的唯一方式。如果强行止咳,造成分泌物淤积在呼吸道内,把一些本该排出来的分泌物、异物留在呼吸道,有抑制孩子呼吸的可能。
所以应该先“化痰”,让孩子适当吞咽温水,稀释呼吸道粘液,及时排出粘液,使呼吸道畅通。
2、春咳是怎样引起的?
什么是“咳嗽”?
01
病毒、细菌
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病毒、细菌引发幼儿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咳嗽现象非常常见。
02
冷空气刺激
早晚或室内外温差过大时,孩子娇嫩的喉咙容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引起短暂的咳嗽。
04. 呼吸道炎症
呼吸道出现炎症,如肺炎、支气管炎等,分泌物和坏死的组织变多,形成痰液。身体通过咳嗽把痰排出,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03
花粉、粉尘
春天是植物传花授粉的时节,花粉颗粒被吸入人体后容易刺激咽喉部位,从而产生咳嗽;在北方,春季又是沙尘天气的高发季节,空气中的颗粒物也会引起呼吸道的不适,出现咳嗽症状。
04
呼吸道炎症
呼吸道出现炎症,如肺炎、支气管炎等,分泌物和坏死的组织变多,形成痰液。身体通过咳嗽把痰排出,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3、如何预防春咳?
1、不宜给孩子食用油炸、辛辣食物以及海鲜,这些食物会引起喉咙不适、导致咳嗽。
2、烟雾环境会刺激孩子的呼吸道,导致分泌过多黏液,引起管壁收缩。
3、尽量保持周围空气清新,经常开窗通风。家里有人感冒时,室内常做消毒清洁工作,防止病毒感染。
4、保证合理的湿度和温度,给孩子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5、加强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保证睡眠,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6、尽量避免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7、有粉尘过敏、春季花粉过敏症状的孩子,家长要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如给孩子戴口罩、减少外出等。
8、春季气温不稳定,落差较大,当气候转变时,要及时增减衣物,防止过冷或过热。
9、传染疾病流行期间可注射疫苗,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4、幼儿春咳怎么护理?
01. 多喝温水,稀释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方便排出。
02. 喝一点蜂蜜、冰糖雪梨等,对于止咳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不建议肠胃敏感的孩子食用蜂蜜。
03. 不要吃油腻、辛辣的食物。
04. 在睡觉时垫高头部,缓解不适。
05. 拍拍背,帮助孩子排痰。
5、咳嗽很厉害,要不要送医院?
首先,家长应该纠正“一咳嗽就吃药、一咳嗽就上医院”的错误观念,大多数咳嗽症状都能自愈,顺其自然即可。
但是如果出现了以下情况,还是应该及时就医的:
01. 白天咳嗽不严重,但到了夜间明显加剧,甚至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的症状。
02. 病情出现变化,咳嗽三四天后不见好转。
03. 感冒高烧不退伴有咳嗽。
04. 咳出带有明显黄绿色的痰液。
05. 虽然咳嗽不严重,但是嗓子发出“吱吱”的类似拉风箱的声音。
6、春咳季好物推荐
——风寒咳嗽
白萝卜品味辛甘,可以辅助治疗多种疾病。既能理气化痰、生津止咳,还可补肾益气、缓解咳嗽。蜂蜜味甘,具有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润肠燥、解毒、美容养颜等功效,二者搭配起来,可谓是缓解咳嗽症状的绝佳方法。
?做法:先取一个白萝卜,洗净去皮;将萝卜切成丁;取半瓶蜂蜜,将切好的萝卜粒倒入蜂蜜中。过2个小时,把这种萝卜蜂蜜汁倒出一大汤匙,以温水稀释,一天饮用4-5次,从次日起咳嗽症状就能缓解,此方法对于气喘也有一定效果。
——肺火旺咳嗽
梨润肺清热,生津止渴,与冰糖同用,增强润沛止咳作用,可治疗肺燥咳嗽、干咳无痰、唇干咽干等症,特别适合春秋天食用。
?做法:将雪梨去皮,切开顶部,用勺子挖掉内核,中间放入冰糖,放回顶盖,将雪梨放入蒸锅内蒸30分钟左右,就能吃了。要坚持食用几次才可见效。
——晨起咳嗽
蜂蜜水可以缓解咳嗽,如果再加上鸡蛋,可能效果更好。
?做法:将一个鸡蛋加滚烫开水冲成蛋花,待稍冷却后加入蜂蜜1勺,滴入香油少许,每天早上空腹喝下,喝10~15天能够见效。
最后的话…
希望我们家园携手,
共同抵抗春咳,
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与自然同行,让花儿美丽绽放。
编辑|翁丽慧
图片|网 络
审批|周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