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城关幼儿园 王翠 沈倩雯 郑芳
案例背景
案例描述
01/
操作性定义
幼小衔接体验式家长会是指由幼儿和教师策划的,利用幼儿表征作品进行环境装饰和内容分享的学习与生活习惯的交流会议。在察看环境、头脑风暴、尝试表征的体验中,了解幼小衔接的相关目标。
02/
操作模式
一
满满的仪式感
1.有学习痕迹的温馨环境
在家长会的准备阶段,幼儿参与计划,通过集体教学、日常谈话等方式,梳理家长会的“工作清单”,清单包括要准备什么、怎么准备、爸爸妈妈做什么、爸爸妈妈怎样了解我的学习,等等。
在准备之中,教师充分尊重幼儿、帮助幼儿梳理思路,了解幼儿和教师在幼小衔接的体验式家长会中分别要做什么,理清思路、制定计划、完成任务。
为此,在家长会开始前几天,幼儿与教师是十分忙碌的,制作具有创造性的邀请函、录制小视频、书写座位牌……每一个细节都是由幼儿自己完成的,充满温暖和爱。他们用童真童趣的作品,营造了一种“简约中带点高级,格调中又夹杂着温馨”的前书写环境氛围,让家长在环境中看见学习痕迹,用满满的仪式感迎接爸爸妈妈们的到来。
幼儿前书写邀请函
幼儿前书写班级环境
2.不一样的签到台
不一样的签到台是指教师根据幼儿需求设计的,将班级文化、日常学习作品及签到整合在一起的签到台。在家长会当天的签到台处,家长必须找到幼儿的自画像或手写名片等,才能进入班级会场,从而让家长充分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以便形成家园合力。
除此之外,教师们还加入唯美的灯光、课程文创玩偶……每一处小细节,都体现了教师们的理念、审美和睿智。
学习作品融入签到
班级文化融入签到
二
专业的探讨会
1.走进幼儿的学习模式
记录幼儿园学习的视频片段。教师通过拍摄视频,记录幼儿日常的学习片段,让家长了解学习和生活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幼儿版”游戏教学视频。该视频是由幼儿担任小老师,录制成教学视频,教一教家长,让家长在会议现场玩游戏。
观看幼儿学习片段
“幼儿版”游戏教学视频
2.解读表征与前书写
教师以幼儿日常表征的作品为抓手,由浅入深地向家长介绍“表征”和“前书写”,然后转向家长用前书写的方式“写回信”给幼儿,帮助家长更好地解读幼儿表征,读懂儿童内心世界。
幼儿在表征的过程中,教师要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比如说握笔姿势、书写坐姿、物品整理等,引起家长重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整理习惯。
● 头脑风暴:什么是表征?
表征,是孩子之间的语言、是孩子之间相互学习的路径。通过表征记录,孩子将自己的想法展现出来,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可视化。
前书写,是指幼儿在接受正式的书写教育之前,根据环境中习得的知识,通过涂鸦、图画、像字而非字的符号、接近正确的字等形式进行的书写,其书写策略有以音代字、以图表音、同音替换等。简单来说,就是幼儿以多元表征的书面表达方式来讲述自己的故事、想法和经验等。它的价值是帮助幼儿梳理思维过程,呈现想法。
3.专业的讲座
利用小学校长、教学管理负责人的专业讲座,引起家长重视幼儿倾听习惯、自理能力、阅读能力、运动能力等的培养。从真正意义上,了解小学需要我们幼儿园和幼儿准备什么,思考该如何准备。
案例反思
老师们为何会投入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准备一场幼小衔接体验式家长会?有人说是一次“内卷”,其实不然,这是一次理念的转变。
我们常说,师幼互动就是在尊重、理解幼儿的前提下,主张教师留出足够的空间,引导幼儿参与群体中更深、更广的交流。这次的家长会,城幼的老师们从传统的以老师为主、“你说我听”的家长会模式,转变为以孩子为主,家长在“体验环境 体验游戏 体验学习”的新型模式中,了解幼儿学习。这样的家长会,无不体现“孩子在前,老师在后”的教育理念,从而真正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
幼小衔接从了解幼儿开始!
投稿邮箱:1305969433@qq.com
联系优师教研18969975227(微信同手机号)
资源系列文章:
如果你在幼儿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有自己的见解、好的案例,可以向序哲教育公众号投稿,也可以加微信群共同探讨。
成为美好,才能成就美好!
序哲教育一直在您身边!
加入交流群,联系王老师18969975216 微信同号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序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