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
——家庭教育大讲堂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的说就是培养习惯。”3-6岁的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习惯是人生中最好的领路人,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为家园合力共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中班开展家庭中如何养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家庭教育大讲堂活动。
一、集思广益
活动伊始,王倩老师以一则习惯对幼儿影响的公益短片将家长带入思考,就幼儿期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家长展开热烈讨论并纷纷表述自己的观点。通过梳理前期家长问卷调查中的集中性问题,家长对中班幼儿行为习惯在家庭教育中的现状及困惑展开讨论,见仁见智地提出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家庭教育策略,分享家风家训,弘扬传统礼仪教育,以促进家园协同,帮助幼儿养成文明礼仪习惯。
探讨主题
讨论现场
二、见仁见智
思想
火花
三、育儿故事分享
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正确有效的方法,积极鼓励的策略,离不开父母的榜样示范,也离不开良好家庭关系的支撑。每个家庭都是土壤,孩子就是种子,父母恩爱家庭和谐就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养分,家长们的育儿故事也带给大家新的启发与思考,
听听家长代表们怎么说:
中一班张乐阳妈妈
1.和孩子交朋友。
2.适当学会放手。
3.经常鼓励表扬孩子。
4.爱的同时严格要求。
中二班程一鸣妈妈
1.温馨和谐的家庭关系是基础,爱是最好的教育。
2.高质量的亲子陪伴树立好榜样。
3.从小培养阅读习惯,长期坚持方成习惯。
中三班简子媛妈妈
1.坚持随机教育原则。
2.引导孩子懂得爱、懂得感恩、懂得分享。
3.坚持鼓励式教育。
4.坚持良好的阅读习惯。
更多精彩分享滑动下图查看哦
左右滑动浏览图片
四、行为解读
好习惯能伴随孩子走得更远,不良的行为习惯背后常常潜藏着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在第四环节,高敏老师带领家长一起解密孩子不良行为习惯背后的行为偏差。从不良行为发生的原因到如何关注幼儿、读懂幼儿不良行为,为家长存在的困惑和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孩子的习惯养成离不开家庭这所最重要学校的环境影响,也离不开父母的以身作则和行为示范。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孩子在愉悦轻松的角色扮演和游戏体验中更容易理解、接受和参与到文明礼仪交往、规则制度的制定、坚持遵守执行等良好习惯的养成中,帮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将行为内化为习惯,塑造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
针对家长们非常关心的幼儿学习兴趣、专注力、坚持力等学习习惯的培养,幼儿园在中班阶段开展折纸等系列活动,着力锻炼幼儿手部动作精细化、做事更有专注力;通过折后添画、截图想象等保持对折纸的兴趣,避免单一机械的重复练习,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发展思维、健全心智、培养技能、养成习惯。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一语灌输不如快乐启蒙,
批评说教不如言传身教!
成长路上,愿你有好习惯,会坚持,行以远!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