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数学,不少人都会犯怵,自己的数学水平顶多能辅导一下孩子的小学作业。
这部分家长最大的困惑就是,对于自己都不太擅长的数学,我们还能给孩子良好的数学启蒙,并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吗?在生活中,不难碰到这样的情境:
以上考验的仅仅是孩子的记忆力,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数量与数的关系,这样的数学启蒙意义甚微,而且对于孩子未来数学思维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那么,对3-6岁的孩子而言,什么样的数学启蒙才是适宜的呢?我们不妨先从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数学认知目标开始吧!
从上表中我们不难看出,不论是理解数量关系,还是感知形状与空间,其基础都是建立在“感知数学的有用和有趣”上。
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机械的活动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只有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形象生动的游戏材料结合起来,才能使孩子自发地参与其中,获得有益的知识经验。积木、七巧板、冰棒棍都是很好的游戏材料,用它们做游戏,可以让孩子玩得停不下来哦!
游戏准备
黄蓝方柱若干(可用积木、棋子、豆子、花生、牛奶盒等材料代替)。
玩法
1人游戏。幼儿将黄蓝方柱按规律排序,如按颜色或数量进行规律排序。幼儿可以自由创造规律进行排序。
游戏准备
方块积木若干;自备1-40数字卡各1张。
玩法
3人游戏。将方块积木散放在桌面上,一名家长随机抽取1张数字卡,另外一名幼儿及家长根据卡片上的数字取相应数量的方块积木,最快并准确取完方块积木的人获胜。获胜人与抽卡片的人互换角色继续游戏。
游戏准备
几何形状片2套;自备纸板。
玩法
2人游戏。家长与幼儿各取1套几何形状片,两人中间用纸板隔开,挡住双方视线。家长一边拼摆一边说自己选取的几何形状片的颜色和拼搭方法,如“我选了1块黄色三角形放在正方形的左边”,幼儿根据听到的信息取对应的几何形状片进行拼摆。拼摆结束后,看一看两组图案是否一样。
——以上三个游戏案例均选自亿童数学区
游戏准备
两盒彩色冰棒棍(在其中一盒冰棒棍上写数字)。
玩法一
和孩子轮流抽取一根带有数字的冰棒棍,认一认数字、颜色,然后从另一盒里拿出相同颜色、对应数量的冰棒棍,比一比谁拿得更快、拿得更准。
玩法二
对于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家长也可以用带数字的冰棒棍和他们玩数的分合游戏。比如,家长取出带有数字“5”的冰棒棍,然后请孩子取出两根带数字的冰棒棍,使冰棒棍上的两个数字之和为“5”,并取对应数量的冰棒棍验证。
此外,还可以将数学启蒙融入简单的日常生活,开展一些趣味小游戏来激发孩子的数学兴趣,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用各种小玩具、贝壳、鹅卵石或纽扣和孩子一起练习数数,根据大小、颜色和属性进行分类。
留意周围物品的大小,比如,这个红色的盒子是最大的、黄色的盒子是最小的……让孩子比较自己相对于其他物体的大小:“你去比比看你高还是这一丛花高?”“你能钻到桌子下面吗?”
告诉孩子家庭的详细住址和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与孩子谈论每个建筑物单独的门牌号以及自己家的门牌号码。
出门散步时,孩子们有很多机会来学习比较大小(哪块石头更大)、评估(我们找到了多少松果)、区分异同(鸭子的毛和兔子一样吗)与分类(你能不能找到一些红色叶子)。
还可以通过步伐来估测距离(公园离我们家近还是远)并练习计数(走到前面的角落需要多少步)。
用沙漏、秒表或计时器记录短时间(1-3分钟)的活动,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理解有些事情做起来要比其他事情花费更长时间。
做一张图表,让孩子根据晴雨天分类贴上不同的贴纸。一周(月)结束时,和孩子一起看看代表哪种天气的贴纸更多,然后数一数到底有多少。
通过带有韵律、重复或数字的儿歌,来强化规律的数学概念,这也是一种锻炼孩子的语言、社交能力的有趣方式。例如: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亲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凑成一双手。
一加九,十只小蝌蚪,
二加八,十只花老鸭,
三加七,十只老母鸡,
四加六,十只金丝猴,
五加五,十只大老虎。
通过日历讨论日期、一周中的某一天和天气,这能锻炼孩子的计数、排序和找规律的能力。
通过谈论天气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天气寒冷时我们应该穿什么?天气炎热我们应该穿什么?帮助孩子建立天气和衣物之间的联系。
让孩子帮忙分发零食或纸巾——每人一块饼干或一张餐巾纸。这有助于让孩子理解一一对应关系。在分发物品时向孩子强调数字的概念:“一个给妈妈,一个给爸爸,一个给自己。”
整理衣物时,让孩子把衬衫和袜子分类堆好,并问一问:哪一堆的体积比较大?一共有几件T恤?你能不能找出配对的袜子?即使孩子出错也没关系,这个游戏可以锻炼他们的计数和匹配能力。
去超市购物时,可以先告诉孩子今天需要买哪些材料(蔬菜、水果等)、材料需要买多少种(个),再和他们一起按照清单,去超市对应的货架里找到这些材料。这不仅帮助孩子完成了对应学习,还能够让他们熟悉生活中的一些用品。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金普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