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概况
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大寒同小寒一样,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大寒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又立春,即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大寒三候
在我国古时候,人们按照生物变化的规律,将大寒分为“三候”。
一候鸡乳。大寒时节,母鸡开始孵小鸡,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带来生机。
二候征鸟厉疾。严寒的天气,猛禽们为了补充身体能量,在天空盘旋,随时瞄准地上的猎物,猛扑下去。
三候水泽腹坚。此时,河、湖的水面上结起了厚厚的坚冰。
大寒的习俗
03
大寒一到年味渐浓,在大寒节气期间,全国各地都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腊味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在我国一些地方,每到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如除旧布新、制作腊味以及祭灶、尾牙祭等。尾牙祭,亦称“做牙”、“做牙祭”等,民间有做完牙祭后全家坐一起“食尾牙”的习俗。现代企业流行的年底“年会”即是由尾牙祭发展而来。
04 大寒故事:《灶王爷》
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是小年。在这一天呀,民间有“辞灶”的习俗,就是祭拜灶王爷,辞别灶王爷,因为守护了我们一年的灶王爷要上天去汇报工作去了。灶王爷是谁呢?又有什么神奇的故事呢?今天呀,钟老师就给小朋友们讲一讲灶王爷的故事吧。
(故事讲播:小六班钟倩瑜老师)
绘本《灶王爷》取材于传统,以民间信仰为题材,展示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魅力。绘本中可亲可敬的灶王爷呈现的不单纯是“过去”,他还向我们宣示了中华民族崇善、仁厚的传统精神。
大寒节气手工
——织围巾
大寒节气到,保暖送妙招。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们用一张地垫,一捆毛线就能织出一条漂亮的围巾。不信?那就请你跟着视频看看吧。
(视频部分素材来源于抖音APP)
看着孩子们织成围巾后幸福的笑容,是不是很让人心动呢?小小的一条围巾,让孩子们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除了培养专注力,还激发了孩子们迎难而上的勇气、自主学习的能力、研究创新的思维,还有爱的感受与表达……
二十四节气歌
四季更替,节气轮回,心若向阳,万物生辉!伴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步伐,我们走过了春、夏、秋、冬,下面请跟随着大班小朋友表演的《二十四节气歌》再一次领略四季的韵律,感受传统文化的滋养,发现节气之美吧!
(该节目编排为市二幼钟倩瑜老师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旧岁近暮,新岁即至,寒冬已之,春天还会远吗?让我们一起,在冬的厚积薄发里,静待一份春!
供 稿: 钟倩瑜
编 辑: 姚益龙
审 稿: 张琪珊
李玉珍
广州市第二幼儿园
田园 家园 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