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紧张而又忙碌,愉快而又充实的一学期中,我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本学期我们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围绕幼儿发展目标,开展了系列的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在学习与反思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和积累教育经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一起来瞧一瞧
本学期语言组的总结工作吧!
一、本期目标回顾
“
1
能熟练掌握并运用学前儿童文学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开展故事教学活动,重点提高幼儿对故事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喜欢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
“
2
通过说课、磨课、教学研讨等方法积极探索有效的指导策略,多维度地观察、记录、分析、评价幼儿的学习过程。
“
3
在儿童文学活动中,教师要提高幼儿的文学欣赏能力,增加幼儿与故事互动的机会,促进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二、本期教研内容回顾
“
1
理论学习,夯实基本功
我们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为依据开展儿童文学活动方面的理论学习。
“
2
观摩活动与集中研讨
开展活动的每位教师认真备课、反复磨课,在活动现场熟练掌握并运用学前儿童文学活动发展的核心经验,呈现出多形式、多内容的故事教学活动。
在分享环节,教师从选材、分析教材、教案设计、制作教具、幼儿最近发展区等方面进行讲解,通过不断的磨课——调整——再磨课积累经验,形成最后的展示活动。
一起来瞧瞧各班组的观摩活动吧!
#1 大班组
故事《我的幸运一天》,何琪老师整个活动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直观的画面,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活动中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让老师们连连称赞。
《老鼠娶新娘》活动,何丽娟老师幽默的语言加上形象的肢体动作让整个故事生动有趣,并运用视听、图片、游戏等教学策略,让活动更加的丰富多彩。
白桂霞老师带来了大班民间故事《三个和尚》,抑扬顿挫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肢体动作,展现了活灵活现的故事情节。
蒋依老师带来故事《没有牙齿的大老虎》,通过图片的呈现、同伴分享等方式,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想说的语言环境。
#2 中班组
缪盈老师和陈静老师带来的《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小花籽找快乐》,让孩子们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其他的老师也用夸张的动作和有趣的师幼互动表演充分调动了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缪盈《想吃苹果的鼠小弟》
陈静《小花籽找快乐》
李玲玲《水果屋》
陈虹燕《萝卜回来了》
王琴《水果屋》
在评课环节,老师都会从故事的选材、核心经验、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各抒己见,展开激烈的评课讨论。
#3 小班组
小班组的老师们也带来了精彩的展示活动——
郭净《爱唱歌的小麻雀》
胡蓉《小鸭找朋友》
李艳《小老鼠的魔法棒》
苏红《小兔子找太阳》
王静《香喷喷的轮子》
魏艳梅《七彩象》
老师们根据观摩的情况进行了评课议课,大家各抒己见,说出了活动中的优点与自己的建议。
在本学期里,我们还邀请了巫园长和魏老师、郭老师参加我们的活动,巫园提出了“教师在活动中的提问需简洁明了,回应要多引导幼儿去思考,如‘词汇语汇的完整性、追问和小结的重要性’”让他加更加清晰如何开展故事教学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们积极研讨“目标与核心经验的关系”“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创编问题”“故事选材”“目标设定”“活动导入”等等。通过研讨,提高了老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梳理经验 形成成果
本学期我们梳理了“优秀教案四篇”“精选故事十一个”“故事活动设计四原则”等经验成果。
“
1
优秀教案
“
2
精选故事集
小班故事——
《小鸭找朋友》《七彩象》《小老鼠的魔法棒》《母鸡螺丝去散步》《咕咚》
中班故事——
《水果屋》《萝卜回来了》《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小花籽找块乐》《咕咚来了》
大班故事——
《老鼠娶新娘》《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我的幸运一天》《三个和尚《折耳朵奇奇》
“
3
故事活动设计四原则
(1)整合性原则
(2)生活化原则
(3)建构性原则
(4)儿童本位原则
一学期的研究中,我们不忘初心,聚焦故事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展开研究,形成了四篇优质教案、“精选故事十一个”梳理了“故事活动设计四原则”。
“学无止境,教艺无涯”,通过教研活动,老师们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研有所学,学有所成,与幼儿共同成长……
精彩还在继续,让我们携手相待!
THE NED
【资料】王琴
【编辑】葳葳组
【审核】巫小芳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成都市双流区胜利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