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讨“双新”背景下的中学地理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学习模式,展示中学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风采,促进广大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更好交流各地中学地理教师授课经验,交流地理教学学术研究成果,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于11月17日—22日在南京师范大学举办2023年综合学术年会。
会前,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面向全国中学在职教师征集中学地理课堂展示课案例,山东省共3节优秀课例经省级推荐受邀在大会上进行现场课堂教学交流。我区青岛六十一中孙雯楠老师的《鲁新携手谱新篇——区域联系和发展》单元化教学课例,经过区、市、省三级推荐选拔,作为优秀课例在大会进行现场说课展示,这也是青岛市在本次学术年会现场展示的唯一一节现场课堂教学案例。
同时,青岛六十一中孙雯楠、青岛六十二中崔文婷老师申报的单元化教学案例在山东省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全省评审中分别获得省级一、二等奖。
“双新”背景下,基于地理核心素养落实,推进单元化教学改革已成为教师们的必修课。新课标颁布以来,李沧区地理教师们认真研读新课标,探索单元化整体教学实践。《鲁新携手谱新篇——区域联系和发展》展示课,是前期区级大集备基础上打造的青岛市一师一优课一等奖优秀课例。课堂教学实施以成果导向为引领、真实情境为依托、任务驱动为载体、问题解决为目的、全程评价为保障。以“山东援疆”为主题情境,创建了“‘山东援疆’之我见”的驱动性问题,来帮助学生构建区域联系和发展的知识体系。学习过程围绕核心问题设置“明优劣 定目标 因地制宜援新疆”、“扬优势 补短板 探寻产业‘援疆’路”和“护环境 保发展 探寻生态‘援疆’路”等一系列生活化、启发式和富有层次性的问题体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方法上采用角色扮演和游戏竞赛的方法,调动学生兴趣,整节课的学习过程是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自主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与认知的过程,是丰富学习体验的过程。
上海市育人中学张新校长、呼伦贝尔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白絮飞副院长对本节课例的说课展示给予了点评与高度评价。他们指出:这堂地理大单元教学课例的教学设计精准巧妙,问题链层进性强,不论是教法学法的选择,还是教学评价方式的选择,无不体现着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真实情境,为学生呈现事实材料,利用游戏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到知识。通过视频,将课堂问题前置,让学生自己生成本节课的探究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很好的培育了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此次在国家学科最高级别教学研讨会上的展示,是对全区新课标、新理念阶段性实践的肯定,也是对全省全市新课标实践引领的充分肯定,李沧区全体地理教师将以此为动力,继续深化对新课标新理念的实践探索,凝心聚力学生发展,助推李沧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