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好呀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泥土是自然的产物,
是大地的元素,
万物生长莫不依赖它
——陈鹤琴
玩泥巴是孩子们感受自然、探索自然的一种最简单、最天然的方式。为什么泥土颜色不一样呢?为什么泥土会变形呢?……孩子们对泥土充满了好奇与疑问,于是我们班结合园本自然课程方案,让孩子们走近泥土,探索泥土,本班自然课程故事《“泥”好呀》应运而生。
你们在哪里看见过泥土呢?
我在花盆里看见了
地下就有
小草的底下就有泥土
那一起来找一找幼儿园哪些地方有泥土吧!
沙里的泥土
植物角里的泥土
花盆里的泥土
缝隙里的泥土
教师的思考:
儿童是天生的发现者,他们对幼儿园一草一木、一花一果都充满了好奇,在寻泥过程中,幼儿能与同伴交流过程中能使用完整的语句讲述自己的发现。
泥土,在日常活动中,随处都可以见到,那么泥土摸起来,闻起来是什么样子的呢?
闻一闻
感觉泥土闻起来臭臭的。
嗯……泥土好像没有味道。
摸一摸
这个泥土摸起来硬硬的,干干的。
这个泥土摸起来软软的。
教师的思考:
孩子是天生的思考者,他们在游戏中探索、发现;孩子们从颜色、气味、质地、手感等多个维度描述自己对泥土的观察发现。泥土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自然游戏材料之一,由于它们没有固定的形状,可融操作性、探究性、自主性、创造性于一体,为孩子游戏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什么颜色的泥土呢?
我见过黑色的。
我见过黄色的。
泥土也是多姿多彩的,有着不一样的颜色,每一种土壤都有自己的特点,分布在不同的地域。接下来一起详细了解一下吧!
红土
红土:红土呈酸性——强酸反应。丘陵红土一般氮、磷、钾的供应不足,有效态钙、镁的含量也少,硼、钼也很贫乏。是种植柑橘的良好土壤,也用于多年生林木和经济林,比如马尾松、油茶、杉木、乌桕等,及种植柑桔等经济作物。
黑土
黑土:东北地处纬度较高,气候较为寒冷。而黑土地是寒冷气候条件下,地表植被死亡后经过长时间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的,以其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宜耕作而闻名于世,素有“谷物仓库”之称。
黄土
黄土:是在干燥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多孔性具有柱状节理的黄色粉性土,黄土质地疏松,富含氮磷钾等养分,自然肥力高,适于耕作。小麦、谷子、糜子、油料作物、棉花、烟叶和甜菜播种面积最大,是黄土高原主要作物。
原来泥土会根据所处地域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酸碱程度,所以会变成不同的颜色。
与孩子们的谈话交流中发现,孩子们对于泥巴有着“想玩而不敢玩”的心理:有的觉得里面会有小虫子,感到有点害怕;有的则是怕弄脏了衣服……
泥巴真的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害怕、那么脏吗?通过观察孩子们发现泥土里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
幼儿通过观察、发现、探索,知道了泥土有不同的颜色,还有泥土也是很多小植物和小动物的家,于是孩子们通过绘画的方式把它们记录下来。
泥土里有有叶子和蚂蚁。
泥土里有毛毛虫、蜗牛。
有蚯蚓、蜗牛和树叶。
我画的有石头、蜗牛、毛毛虫、蚯蚓、树叶。
教师的思考:
好奇心、探索欲是幼儿初步探索世界万物的重要前提,在幼儿发现、观察、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其年龄特点的环境、机会和条件,创造能让他们通过看一看、找一找、试一试、想一想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增长生活经验。自然环境会刺激孩子所有感官,有助于建构“使智力持续发展所必需的认知体系”并且通过给孩子们提供自由的空间和要素,激发儿童的想象力。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泥土有哪些作用吗?
泥土可以种植物。
泥土可以盖房子。
泥土可以在手工。
泥土还可以是小动物们的家
通过谈话,孩子们了解到泥土作用的多样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泥土可以变成陶艺品、碗具、杯具。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原来,泥土可以变成泥砖建房子。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泥土可以种植蔬菜、花草。
教师的思考:
儿童的想象力是无穷尽的,一个问题的抛出儿童就可以创设出不同的情境,就如教师提出泥土有哪些作用,儿童可以想出很多种泥土的作用,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他们的想法,儿童的回答也反映了其在日常生活中拥有的生活经验,说明他们的观察与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可以将生活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经验,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教师应静静地倾听、回应和记录,慢慢走进他们的世界,为他们提供更有效的支持与帮助。
在区域活动时小朋友们发现超轻黏土也是一种泥呀,我们可以用它来做篮子吗?于是,有了接下来的活动……
来看看我们的制作过程吧
搓一搓
两头连接在一起
叠在一起
作品完成啦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了一本叫做《小泥人》的绘本,绘本中用泥巴来画画,孩子们都非常感兴趣。
于是,孩子们拿起画笔开始了泥浆画。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一起来看看孩子们画出来的小泥人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教师的思考:
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制作泥浆画,喜欢手绘泥浆画,感受妙笔生花的乐趣;喜欢创作“小泥人”,探索泥的多种形态。孩子们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让泥以特别的姿态呈现与众不同的美。
通过了解泥土,孩子们想用泥土来制作的毛毛虫,于是,孩子们开始了一场“陶泥之旅”。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创作完成,一起来欣赏我们的作品吧
午餐散步时,小朋友们发现一个泥坑,这时小朋友们讨论了起来。
我们用小脚去踩一踩吧。小猪佩奇里的佩奇也会踩泥坑。
我们把鞋子打湿了怎么办?
我们可以穿雨鞋啊.
那下午的时候何老师在带小朋友们一起来试一试好吗?
好……
小朋友们非常的期待下午踩泥坑的活动
穿上雨鞋,寻找泥坑,小朋友开始的踩泥坑活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用泥巴怎么来做游戏呢?
我们可以用推车运泥巴接力赛呀!
这是一个好办法,可以我们要怎么把泥巴放在推送车里更方便运送泥巴呢?
用瓶子穿起来我们就方便运送了呀!
何老师给小朋友们布置一个小任务吧,回去收集泥巴。
游戏时间……
开展了这么多关于泥土的活动,那么关于泥土的绘本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与发展
玩泥巴是孩子共同的天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关心周围世界,亲近大自然,珍惜大自然”的科学教育目标,大自然充满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不能每天遇见一些奇特的自然现象或环境,但我们每天都能与泥土“亲密相处”,泥土固然没有华丽的外表,它却滋养了大地万物,而我们却总是忽视脚下的泥土。
总结与反思
幼儿的成长
泥土是大自然的产物,也是童年时代最有魔力的玩具。与泥土相约,在一次次的观念碰撞中,一次次的探究互动中,教师始终支持着幼儿的各种“玩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认识泥土、研究泥土并运用各种感官获得关于泥土的直接经验。
回归童真,走进自然,从外到内,与泥土发生着那么多有趣的故事。关于泥土的游戏还有很多,孩子们的探索未曾止步。
教师的收获
此次以《“泥”好呀》为主题而展开的班本课程,我们利用大自然这个生动的课堂,让孩子们与“泥”相遇,在一次次的观念碰撞中,一次次的探究互动中,我们始终支持着幼儿各种“玩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泥土、研究泥土、玩转泥土,也为孩子们留下美好的童年。
此次班本自然课程激发了幼儿自主探索的欲望,在自然环境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合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主编:钟涛
审核:伍彩容
本期编辑:何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