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即将步入小学大门的大班幼儿,迎接他们的将是崭新的角色、生疏的环境、陌生的伙伴……太多的变化一起涌向他们。怎样从心理上帮助大班幼儿顺利完成幼小衔接呢?仙学思路分园语言教研组想到了以绘本阅读为抓手,实现幼儿心理“软着陆”,助力幼小衔接活动的开展。
陈柏如老师执教的大班语言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幼儿通过欣赏以及阅读绘本,大胆猜测故事情节,并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讲述没有钟表人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活动中,幼儿感受到了时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展示活动后,陈柏如老师根据自己的课程选题原因、设计思路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总结与思考,结合现场活动的展示情况进行了及时的说课与反思。针对本次的活动现场,参加观摩的老师们进行了研讨与交流。
陈柏如老师:
时间是抽象的,又是每时每刻伴随在孩子的左右。对于即将步入小学生活的大班幼儿来说,让其认识时间的重要性及懂得遵守时间显得尤为重要。《喜欢钟表的国王》是一个可以用来引导幼儿了解时间概念和钟表基本知识的语言活动。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国王对钟表的喜爱、珍惜时间的故事,带领大班孩子们认识时间的宝贵,学习时间管理,并尝试自己规划时间。
在活动的开始,我与幼儿分享了故事的开始部分,并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大胆猜测想象后面的情节发展;接着借助故事卡,让幼儿通过仔细观察画面、相互讨论,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最后,孩子们自己规划时间,设计出放学后的活动安排。幼儿在整个活动中认真、投入,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值得鼓励!
张迎老师:
柏如老师这节课是关于“时间”的,“时间”对于幼儿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离不开时间,陌生是因为时间是看不到的、摸不着的。整节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关注了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巧妙的提问,使集体教学活动真正做到“教师有意义的教,孩子有目的学。”
李木子老师:
大班的幼儿已经多次接触过钟表,但有意识地认识一般还没有进行。陈老师把认识钟表及其作用作为活动的第一环节,而且采取师幼互动的方式,在很自然的谈谈说说中提升幼儿对钟表的认识,帮助幼儿初步建立时间的概念。这种做事要有一定的速度的体验,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水鑫老师:
对于5-6岁的幼儿来说,时间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概念。陈老师巧妙地运用《喜欢钟表的国王》故事作为载体,把活动目标定位在“让幼儿在故事情境中了解时间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作用,”同时让孩子们在生活中认知时间,在活动中体验时间,充分体现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利于幼儿长期发展的《纲要》精神。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见时间是多么宝贵。时间是抽象的,但又是每时每刻伴随在孩子生活的左右。《指南》明确提到:我们要观察孩子的需要,解读幼儿,才能真正帮助幼儿。《喜欢钟表的国王》这个故事让我们找到了一个可以对幼儿实施时间教育的契机,在故事的情境中,帮助幼儿了解时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体验中养成珍惜时间、抓紧时间的好习惯。
仙林学思路分园
撰稿丨丁婷
编辑丨傅承意
审核丨戴敏
终审丨孔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