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带娃
《家庭教育促进法》
2022 NEW POLICY
2022年1月1日,一部面向全国家长的法律正式实施,这就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家庭教育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这也意味着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为“国事”父母们正式开启“依法带娃时代”。
双向奔赴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建设和家庭教育的重要讲话,结合首个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及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开展“家校携手,筑梦未来”第二十二届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的通知》通知要求,结合我园实际情况,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进一步感受到了家庭教育责任重大,“育儿先育己”,引导父母当好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切实担负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在国家指导与学校引领下,用正确的方式陪伴孩子们茁壮成长。
▲多渠道宣传
为让更多人士了解《家庭教育促进法》幼儿园积极筹备,通过工作群、班级群、朋友圈、视频号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家长、教师学习分享
▼
指导思想
目的:
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根本任务:
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家庭责任: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
▼
学法懂法
怎样开展家庭教育?
答: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状况,尊重其参与相关家庭事务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合理运用以下方式方法:
(一)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
(二)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
(三)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
(四)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五)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
(六)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
(七)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
(八)相互促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
(九)其他有益于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方式方法。
家庭教育七大方法:
● 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
● 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
● 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 ;
● 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 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
● 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
● 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
家庭教育禁止事宜: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因性别、身体状况、智力等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实施家庭暴力,不得胁迫、引诱、教唆、纵容、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活动。
父母不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的法律责任:
按照法律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拒绝、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或者非法阻碍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的,将承担不利后果,会被批评教育、劝诫制止,必要时将被要求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的,依照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公检法发现未成年人存在严重不良行为或实施犯罪行为,或者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可责令家长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
END
编辑|薛丽丽
审核|林婷婷
终审|欧阳新茹
扫码关注我们
长按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