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
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
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
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伏尔泰
从人类开始研究早期教育起,作为教育者就在不停地探索它的奥秘,寻找其中的灵汤妙药以期找到更好的教育。其中,阅读与研讨就是我们常用的方式。一本书,是一个思想上的世界,它可以跨越时空、土地的边界,带你走进一段精神对话。
为此,宝石幼儿园教师团队居家办公期间在云端开启了一次又一次的线上读书分享会,用阅读和研讨的方式,碰撞思想的火花,提升专业素养,为孩子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而努力。
陈鹤琴《家庭教育》
百年前,近代中国早期教育的奠基人陈鹤琴先生从美国留学返回国内。1923年初于南京市鼓楼区的家中开办了中国第一所幼稚园,试验科学化、本土化的早期教育。1925年出版《家庭教育》,其所坚持的“活教育”理念至今对中国学前教育还产生着深远影响。现在,我们重读陈鹤琴先生的《家庭教育》,细品百年前中国早期教育先驱者的思想盛宴,寻觅其中精髓,为自己的专业帆船增风添帆。
《家庭教育》是近今中国出版教育专书中最有价值之著作之一,百余年来我们仍在其中寻找中国早期教育该走的道路。通过这部百年巨著,宝石幼儿园的教师们再次梳理了自己的教育观,不枉此次书中之行。
《有力的师幼互动》
这是全美幼教协会和美国幼儿教育界长期畅销书,埃米·L.多姆布罗(Amy Laura Dombro)、朱迪·贾布朗(Judy Jablon)和夏洛特·斯特森(Charlotte Stetson)联袂为世界各地的早期教育者提供了一套有效的师幼互动百科大全。我们知道幼儿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与教师度过的,师幼互动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于是,宝石幼儿园教学团队带着思考,从书中汲取自己的答案——怎样实现高质量的师幼互动,与幼儿建立回应性的师幼关系,进而深化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呢?
肖绕丽老师
曹培培老师
只有真正和孩子们玩在一起,才能体验到从未有过的发自内心的快乐,而这种积极、愉快的情绪又进一步激发儿童积极的情绪,从而更有效、积极地互动。你使用多种方式支持和拓展了他的学习,使他集中注意力,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介绍了新的词汇,给他一些要思考的新东西,鼓励他参与等等。这就进行了一种有力的互动。
陈丽老师
教师的角色定位直接影响主动师幼互动的建构。在活动中,常常会出现幼儿的反应与教师预设的情形不一致的状况,这时施教者常会感到困惑,是敬重孩子的权利,顺应孩子的需要调整构建师幼互动活动?还是强行把他们拉回预定的轨道?我们认为,教师应当在活动中真正关注幼儿,敏感地发觉他们的需要和反应,捕捉他们在活动中发出的有价值的信息,准时调整教育行为。
黄华元老师
“让互动适合幼儿的个性化特点”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具有各自的差异性。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幼儿的气质会有所不同,有些幼儿活泼好动,有些幼儿则安静敏感,并且因为家庭环境以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导致幼儿的行为及心理特点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幼儿的特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既要关注幼儿的共同需要,也要了解关注幼儿的个别需要。因此,因材施教是最好的一个办法,通过指向幼儿个体的师幼互动就显得格外重要。合适的互动方式会让幼儿愿意接纳我们,乐意与我们交流,从而促进后续更有效的学习。
吴文洁老师
在工作中我需要多注意观察孩子,主动接近孩子,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并给予及时的帮助与回应,这对于消除孩子的紧张情绪,让孩子对我们产生信任并保持愉快的心情有重要的作用。如给孩子拉上拉链、帮助他们越过障碍物等,正是这些琐碎而繁杂的细节照顾,最能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
然后在分享中多次提到计划,提前做计划。后面我也思考了过度的预设和计划,是否会因为与幼儿的沟通或与幼儿的互动没有达到预期的计划,让教师感到焦虑,教师会不会出现过于急切的想要得到结果,而忽视过程。特别是体现在教师与幼儿做生成课程时。所以在预设时教师应该反复提醒自己,过程的体验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相信,当教师能够做到倾听、觉察儿童的时候,有力的师幼互动就必然会发生。而通过阅读《有力的师幼互动》,教师不断追问自己:在当下,我能带给孩子什么样的人生经验?在未来,我将成为一名什么样的教师?
▼
▼
▼
Young & Free
孩子是幼儿园里最重要的主体,
教师是幼儿园最重要的环境。
阅读使这两者有力的发生反应,
所以,
今天,你阅读了吗?
~END~
~End~
扫码关注我们
素材:教学部
图文:林伟
初审:林婷婷
终审:欧阳新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