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初春三月,一年一度的“三八女神节”即将到来,母亲给予了我们生命,更是孩子温暖的依靠。为了让孩子了解“三八女神节”,理解妈妈、奶奶、外婆、老师付出的爱,使幼儿体验亲情,学会感恩,我们与孩子一起审议要制作一个礼物给妈妈。
雯雯老师
你们知道你们的妈妈喜欢什么吗?
我的妈妈喜欢喝奶茶。
梓豪
绵绵
我妈妈也喜欢。
就这样我们决定做一款“暖心饮品”—珍珠奶茶
甜甜的白糖将茶叶紧紧包裹,慢慢翻炒出焦糖的甜香。
昊航:实在太好喝了!怪不得我妈妈这么喜欢喝
雅琪:老师,我觉得奶茶好好喝啊,为什么奶茶这么香?
子哥:是茶叶的味道,我爸爸经常喝茶
其他孩子凑过来,一起闻了闻。
月月:老师,我去喝早茶的时候还喝过菊花茶。
在师幼讨论中,老师敏锐地察觉到孩子们对喝茶、早茶文化浓厚的兴趣,但对喝早茶却不了解。追随孩子们的兴趣一起进行探究属于我们的茶文化。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等良好品质。于是,根据幼儿对于茶文化的兴趣,双双园 的幼儿决定开展以“早茶”为主题的课程活动,一场幼儿与教师共同探秘《粤享滋味 得闲饮茶》文化之旅开始了。
说到好吃的早茶,孩子们都打开了话匣子,纷纷跟好朋友一起讨论了起来。
早茶在孩子的眼中是怎样的呢?
小螺号:早茶就是有很多点心啊,很好吃的!
炜皓:喝早茶的地方装饰很漂亮。
昊航:我也去过啦!每次放假我爸爸妈妈都会带我去,吃很多好吃的,比幼儿园的还多。
智涵:我还没去喝过早茶。
曦辰:我老家那边也没有喝早茶的,老师早茶是怎么样的呀?
茵茵老师:小朋友们,你们有好办法吗?
子哥:我们放假可以跟爸爸妈妈去茶楼看看就知道啦!
孩子们拍手同意子哥的好主意!!决定周末去茶楼体验一下早茶。
传统文化是在人民的生活中创造和传承下来的,让幼儿接触传统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渗透到生活中去。在与孩子谈话得知有一些老家不是广东的孩子,没有尝试过喝早茶,想象不出来广式早茶是怎么样的。一起讨论决定周末去茶楼体验饮早茶。运用家长资源和环境资源,让幼儿亲自经历、亲自操作,在实践中获得独特的经验。给幼儿传递的不是晦涩难懂、高深莫测的文化,而是通过适宜的方式转化为可被理解、感受的文化。
广东早茶是一种岭南民间饮食风俗。广东人饮早茶,有的是当作早餐,一般都是全家老小围坐一桌,共享天伦之乐。孩子们和家人在周末里享受了一番“叹早茶”的广东饮食风俗。
茶点花样齐,孩子们把点心绘画在书签,记录这美好瞬间。
我们通过让幼儿和家长到茶楼去亲身体验喝早茶,共同绘画点心书签,促进了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加深了孩子对点心的种类了解。在晨谈时,幼儿能说出广东早茶的种类和味道,但对喝早茶的由来幼儿却不了解,对于离开广东有些地方没有喝早茶产生了疑问。教师追随孩子的兴趣,生成了《了解早茶》的活动。
广府饮茶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百年的“叹早茶”习俗和历史,是广府文化的突出代表之一。为了让孩子们真实地感受广府文化,体验粤式文化那让茵茵老师来介绍一下早茶的文化吧!
颖怡:原来早茶已经有那么久的时间啦
然然:老师,我们家里有客人来的时候就会去喝早茶。
炜皓:老师,我觉得茶楼的窗子很漂亮,红红绿绿的很好看。
老师:那种窗子有个很特别的名字,叫满洲窗
教育应当促使幼儿“呈现出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幼儿园阶段的教育恰恰是随着幼儿自主性发展来施行的。幼儿自主地讨论中说到茶楼的窗户装饰红红绿绿很漂亮,其他孩子听到后很好奇什么是“满洲窗”教师发现幼儿兴趣点,一起去认识满洲窗的活动。
作为岭南地区最有特色的窗户——《满洲窗》,是由多种彩色玻璃组合而成,也是近代建筑最具有中西交融的特色装饰。孩子们跟着雯雯老师一起去探索满洲窗的艺术。
小朋友们:老师,我们画好了!
老师:你们想贴在哪里呢?
朱朱:我想贴在玻璃上。
在绘画满洲窗,孩子感受满洲窗的色彩美,装饰美,陶冶幼儿欣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把集体活动看作是幼儿的学习活动,而应该把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都赋予教育意义,真正做到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每当阳光洒进窗台里,教室的地板就有了神奇的光影。孩子的“满洲窗”作品五颜六色十分漂亮也衍生了孩子们想要开一座真正的“茶楼”的想法。
茶楼开张哪里好呢?
大部分的孩子都异口同声开在生活区。老师随着孩子需求,把我们的桌子、柜子摇身一变成了茶楼的模样。
茶楼的名字
双双园的茶楼开起来了,但是没有名字,大家也不认识它;我们进行了第一次师幼审议,一起为茶楼起个又响亮又好听的名字。
投出宝贵一票
投票后,大家都决定选用《金悦轩》这个响亮的名字。
原来孩子们是觉得金字代表我们的店铺会赚钱。孩子们邀请了雯雯老师给茶楼做个招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有了老师的支持,孩子大胆表达自己想法提出茶楼起什么名字、发表自己的观点。一起投票选出了双双园的茶楼名称“金悦轩”。
茶楼开起来了,我们的店员、老板、厨师都一一开始就位咯 。
开始营业
游戏结束后,在回顾的过程中,金悦轩茶楼出现了新的问题。我们没有菜单,客人不知道我们今天出售什么商品,会直接跑到后厨去直接拿“食物”。
我们进行了第二次师幼审议一起来想办法解决点菜问题。
教师以聚焦游戏问题的形式让幼儿分享游戏体验,教师发现点菜混乱的问题、幼儿提出客人不知道我们今天出售什么商品,会直接跑到后厨去直接拿“食物”问题的过程中启发幼儿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唤醒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去设计菜单,为后续的课程活动提供方向和依据。幼儿在游戏结束提出了新疑问,老师发现幼儿兴趣点,引发一起设计钱币的活动。
在售卖的过程中孩子发现了在收银区出现排队人数多、以及游戏的钱币不足等问题。
可以画一个二维码,我奶奶去超市买菜付款就是扫码付款的。
也可以画一些钱币,画多点每个人都有钱了。
孩子们听了两位朋友的建议哦,开始设计二维码和钱币。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我们很惊喜地看到幼儿在“茶楼营业”中的闪光点,孩子们从了解买卖、认识金钱、服务意识等方面都积攒了一定的经验。每一个孩子都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与同伴向着同一目标努力着。在每一次的讨论活动中,所有的孩子积极参与、自主选择,而我们始终秉持着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幼儿在游戏充分发挥了自主性。
小朋友绘画了很多钱币,钱也多了起来,排队压力也减少了不少,但根据老师区域的观察,来玩茶楼游戏的小朋友却慢慢变少了,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呢?
针对目前的观察现状,老师还是想听听孩子的意见,我们召开第三次师幼审议。
罗皓:因为大家吃完就走了。
炜皓:都没有人跟我去茶楼。
萱萱:我一个人去当老板的时候,没人当服务员。
家一:我想做真的好吃的。
了解到孩子们的想法后,老师们决定协助茶楼“满血复活”。
在自主探索游戏活动中,幼儿的想法都是奇妙无比的,当幼儿的行为与教师的预设出现分歧时,我们需要一双“发现”的慧眼,分析行为背后的教育价值,并以支持者的身份,将偶发行为着色完善,成为“助催剂”,尝试追随幼儿的步伐,了解幼儿想尝试做食物想法,教师根据幼儿的想法给予支持。
端午节来了,孩子们发现老师们带了新的袋子,纷纷过来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
然然:雯雯老师,这是你的新包包吗?
子宸:这个是什么啊?
老师:这是幼儿园送给老师们的端午香包,里面有艾草。
尼古:这个小叶子就能发出香味吗?
孩子们跟着老师学习了关于端午节的知识,了解了艾草在端午节民间的风俗以及药用价值。
美味的艾饼在孩子们的制作下,出炉啦!你一个,我一个,吃的不亦乐乎。
没吃几个,孩子们就吃撑了。但是还有好多,怎么办呢?
听到老师的新点子,孩子们都点点头,表示十分赞成与开心,表示都想过一把老板瘾。
蒙台梭利说过:看见的,可能会忘记;亲身动手体验的,才能被记住。幼儿从传统节日了解当季应节食品,还参与实际体验制作艾饼的过程,锻炼了动手能力。触发幼儿产生内在学习的动机,大胆地实践自己的想法。在品尝完艾饼后还是剩余下来,孩子知道与同伴分享美食。老师提出建议把艾饼放到金悦轩“出售”,生成了金悦轩重新营业的活动。
孩子们快速地决定好老板,店员和以及负责出餐的厨师之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怎样让隔壁班的小朋友知道我们在卖东西呢?
谁过去通知大家,双双园有卖艾饼呢?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说话。老师知道他们这是害羞了,就自告奋勇担当宣传大使这个工作。隔壁班的小客人知道后都过来双双园,光顾我们的生意。
-请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后来的金悦轩渐渐地又恢复到了以前的人气。
金悦轩的重新成功营业的背后离不开前期对粤早茶的一系列探究。古语道:“授之以渔,而非鱼”。建设茶楼游戏,整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幼儿通过游戏获得成长。不仅培养了幼儿的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更让他们体验公平买卖和劳动的快乐,建立勤俭节约自主自立意识。
老师们曾经教过,有时候钱不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要记得分享给那些曾经给与我们爱,和照顾我们的人。
我们在创设富有童趣且兼具教育意义的适龄区域时,尝试将早茶文化与区域结合联动,与幼儿共同创建“金悦轩”茶楼特色区域。幼儿自发为茶楼起名字、设计菜单、游戏钱币等,进行多元化的延伸,让幼儿在自主的气氛中进行游戏,激发对早茶文化的热爱。这一活动可以丰富幼儿生活经验,促进幼儿社会互动和交往沟通能力的提升,同时深化儿童的学习。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孩子们从了解早茶文化、体验早茶美食,成为了早茶文化的继承人。
双双园的早茶故事还在继续,老师也在反复聆听、实践和回应中不断地去思考。只有看见儿童,理解儿童的游戏方式才能与儿童组成学习共同体、互相促进、共同成长,让我们一起期待孩子们有更多不一样的精彩吧!
图文排版:张咏茵、邝淑敏
课程实施:双双园全体幼儿
邝淑敏、张咏茵、潘超华
初审:于娜 吴嘉禧
复审:孙威
终审:林文葵、安倩
珠海市香洲南屏幼教集团(东桥园区)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悦桥路36号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珠海市香洲南屏幼教集团东桥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