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幼儿园的美好时光
始于一场金秋,终于一场盛夏
在这个带着淡淡感伤的季节里
我们迎来了人生中的
第一次“毕业”
毕业带给我们的不止是别离
还有感谢、感恩与思考
再见了,小伙伴们
离别不代表着结束
而是另一个开始!
随着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上小学的话题俨然成为家长们日常交谈的主流。孩子们身在其中,不知不觉也对自己即将奔赴的小学校园产生好奇?相关的对话也在孩子们中弥漫开来。
“我以后要上南湾小学了。”
“我妈妈说我要去东桥小学,就在幼儿园旁边。”
“我不想上小学,上小学要做很多作业”等等。
谈到小学,孩子们既有担忧又有向往。由此开展《再见了,幼儿园》主题活动。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孩子们尽情表达对毕业的不舍以及小学生活的畅想。
本次班本课程结合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我们从认知、技能、情感三方面设立了主题目标:
1.回顾幼儿园的生活,感受自己的成长和变化,进一步了解同伴和老师,积极愉快地迎接毕业。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老师、同伴等表达感恩,准备毕业典礼。通过参观小学,进一步了解小学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3.对同伴、老师和幼儿园有感恩之情,体验离别的不舍和成长的自豪,萌发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在一次晨谈的活动中,老师跟孩子们提到现在是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学期,很快我们就要毕业啦。因此抛出“你们知道什么是毕业吗?”这个问题,引导孩子们自主思考。
从大家的讨论中,孩子们都知道毕业就是要离开幼儿园,离开幼儿园就意味着再也见不到老师和幼儿园的一切了。
看得见孩子,才能发现课程。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这是人生中第一次面临离别,面对即将离开,已经变得对熟悉的人、事、物,心中充满了不舍与留恋。毕业意味着要面对个新的环境,一次新的适应。如何让孩子们从内心深处接受离别的情绪,正确认识离别的情绪并从中获得成长,变得勇敢、坚强、乐观,并且孩子对于未知的小学是有存在担忧和焦虑的情绪。因此,教师从情绪情感出发,通过孩子们的自主探索,来好好地和幼儿园告个别,让每个孩子对小学有更深入的认识,激发对小学的憧憬和向往的情感。
自从讨论完毕业这个话题后,每天都有小朋友来问老师:”老师老师,我还有几天毕业啊?”
倒计时就是倒着数,时间越来越少。
倒计时就是倒着数5、4、3、2、1。
我每天来上学的时候,红绿灯上面就有倒计时的。
就像我们从10数到1一样,当数到0就是毕业了呀!
是不是像看日历一样,到最后一天我们就毕业了。
为了更好的支持孩子们的兴趣,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认识日历,并在日历上点数出距离毕业还有多少天。
经过孩子们多次的商量和讨论,最终一致决定用小乐高积木在墙上制作了倒计时板块,孩子们每天来到幼儿园都会用积木把时间更换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倒数,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数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经过激烈地谈论,孩子们发现原来我们身边有很多地方都在运用倒计时,一个个清晰的回答,体现出孩子们对倒计时的进一步认识。
在“毕业倒计时”这个洋溢着感情色彩的活动里,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是倒计时,学会了看着日历计算离园的日子,也感受到离园的日子在步步临近。于是孩子们在讨论:毕业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经过孩子们的讨论和投票,我们一起选出了排名前四的毕业心愿,跟孩子们一起在幼儿园进行了打水仗、吃自助餐、玩滚筒、毕业露营等活动。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成长的。我们始终以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理念进行课程,课程源自孩子的兴趣,由孩子们自主的去探索与实践,我们成人则是适时地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孩子们在游戏中自己获得的体验和感受是任何其他途径都无法代替的。
说到毕业,拍毕业照是必不可少的事情。因此抛出话题:什么是毕业照呢?
孩子们讨论发表想法后,老师提供一些其他孩子的毕业照给孩子们欣赏。欣赏完后,孩子们纷纷说到:“该怎么拍呢?拍毕业照前要什么准备?”
讨论完后,老师带着孩子们去到他们想要拍摄的地点,进行初次简单的拍摄。
孩子们有了初次拍摄时吸取的经验,在正式拍摄时穿上了好看的服装以及有仪式感的博士服,在老师和摄影师的带领下拍摄了毕业照。
孩子们通过相互探讨、分工合作,设计并拍摄了属于自己的毕业照。在分享环节,他们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也让我们看到了大班幼儿的计划性和组织协调性正在不断地提升,第一次“失败”的毕业照诞生后,孩子们发现了拍摄过程中存在问题,但他们并没有气馁,反而有了继续探究的热情和勇气。我们通过鼓励、帮助幼儿总结回顾、提供经验和支架,帮助他们梳理问题、归纳经验,最终记录下了美好的瞬间。
随着课程地深入,话题也延伸到毕业后去小学,好多孩子都有同一个疑问:“从幼儿园毕业之后,我们要去哪个小学,小学要做什么呢? ”
老师整理了孩子们的疑问,并转达给家长,呼吁家长带孩子利用周末时间参观自己报名的小学。孩子们把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和自己参观小学的路线、以及自己报名的小学用绘画的形式表征了出来。
接下来,到了孩子们要去参观小学的时候了,他们带着满满的好奇心,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快乐的步伐,踏上了去参观小学的道路。
回到幼儿园后,孩子们很积极的分享着参观小学后的想法,比如说:课间的时候大家在干什么,小学的教室跟我们的教室有什么不一样等等。于是,老师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小学知多少”的调查表,孩子们把自己在小学里面看到的东西画到了调查表上。
点击翻转可查看多张哦
另外,还有个别孩子在区域时画下了自己心目中的小学。
《指南》中提出,5一6岁儿童社会适应的合理期望是“对小学生活有好奇和向往”。大班孩子毕业后即将迈进小学的大门,实现基础教育阶段的第一个转折,这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孩子们对小学神秘的学习生活充满着向往和期待,他们既渴望又不舍。为了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人生的第一个转折期,我们开展了幼小衔接系列活动,让孩子们提前感受、适应和了解小学生活,为孩子进入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看着“毕业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一天一天的变少,在讨论怎么庆祝毕业的时候,孩子们说的最多就是有关毕业典礼的话题。于是老师就跟孩子们介绍了毕业会有毕业画展、毕业典礼以及毕业汇演。
“我看过我姐姐的毕业典礼。”
“毕业典礼就是表演节目和拍照。”
“毕业典礼就是和好朋友一起跳舞。”
“毕业典礼就是爸爸妈妈要来幼儿园看我们表演。”
“我们来举办一场属于自己的毕业典礼吧!”
经过孩子们商讨,他们表达出还想为幼儿园画一幅画的心愿,因此,在讨论过后,我们一起策划了一场毕业画展。
老师给孩子们提供了陶泥、报纸、锡纸等多样材料。孩子们脑洞大开,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和自己的想法,利用各种材料创造出了各式各样的作品。并在幼儿园各位老师的帮助下成功展出。
孩子们与老师们共同打造完毕业画展后,老师们将毕业典礼的现场精心布置,为孩子们创造了一场充满仪式感的毕业典礼。
孩子们携手共同走进毕业典礼的现场,由老师为他们献上花环,希望他们前程似锦、一路生花;由园长妈妈为他们颁发毕业证书,代表幼儿园的生涯正式结束;一首《能不能不要说再见》表达他们不舍的心情;最后开展毕业露营完成他们的心愿。
关于毕业,有许多的话想说,有很多的记忆想留下,那就让这场精彩的毕业汇演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在每一个精心准备的表演中,孩子们如同绽放的花朵,散发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彩。他们通过舞蹈的灵动、情景剧的生动演绎,向我们讲述着幼儿园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时也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幼儿的经验源于生活,如何充分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建立新经验,则需要教师不断为幼儿搭建适宜的发展支架。毕业典礼及汇演是幼儿结束幼儿园生活的重要仪式之一,从形式到内容,从构思到参与,我们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根据幼儿的需要为毕业仪式添砖加瓦。
毕业汇演结束后,老师与孩子们总结时提到:“幼儿园给了我们这么多美好的回忆,马上要毕业了,你们想给幼儿园留下什么呢?”孩子们都积极思考,纷纷说出自己认为可以送给幼儿园特别的礼物。
种下一棵毕业树
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希望
愿杨桃树上有硕果
杨桃树下有欢笑
我们满怀希望
愿幼儿园的美好愿望
定格在脑海,伴随孩子们健康成长
关于送给幼儿园的礼物,孩子们在讨论中纷纷表达自己对毕业留念的想法。最后因幼儿园一棵结满果实的莲雾树给了孩子们及家长们启发。通过投票,大家最终决定为幼儿园种下一棵杨桃树。
随着毕业的时间越来越近,孩子们担心毕业后想念朋友了该怎么联系呢?针对这个问题孩子们开始讨论,最后他们通过投票决定:制作同学录。
老师给孩子们提供一些画纸和彩笔,孩子们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信息,并和同伴商量着互相留言。
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思考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了解自我情感的需求。关于再见的讨论中,孩子们在感受到即将分离的不舍时,教师也在适时引导他们,分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见,分开并不一定分别,我们可以通过其他的联系方式,以后也可以保持联系来维系感情。
图文排版:谢思茹 罗秋怡
课程实施:乐乐园全体师幼
初审:陈伊琳
复审:康丽娟
终审:安倩 林文葵
珠海市香洲南屏幼教集团(东桥园区)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悦桥路36号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珠海市香洲南屏幼教集团东桥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