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齿”同行
我们的故事,从一颗牙开始……
课程缘起
升入大班,很多孩子出现了换牙的现象。每当有小朋友说自己牙疼或者掉牙时,就会有许多好奇的小脑袋凑过来,小小的牙齿顿时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当我们俯下身来,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故事就在我们身边悄然发生……
我掉牙了
祝安:老师,我掉牙了!
沫沫:我已经掉过牙了。
雨莹:我也是,我掉了的牙都长出来了!
霖霖:为什么会掉牙?
孩子们对换牙充满着好奇、害怕、期盼,还有许多的疑惑:我们为什么会掉牙?牙掉了还能长出来吗?如何保护我们的牙齿呢?带着这些疑惑,我们开启了一场关于牙齿的探秘之旅。
为什么会掉牙
老师:我们应该从哪里寻找答案呢?
朵朵:“可以回家问问爸爸妈妈。”
霖霖:“还可以在手机和电脑上搜搜。”
洋洋:“从故事书里面找找。”
我们通过查阅资料、翻阅相关的书籍,了解了换牙的过程!终于知道为什么会掉牙了!
换牙是乳牙脱落、恒牙长出来的过程。在正常的情况下,每个乳牙的下方,都有一个对应的恒牙胚。
恒牙慢慢长大,恒牙胚也逐渐发育并陆续萌出。
恒牙在萌生的过程中,直接压迫乳牙根,使乳牙根渐渐吸收,变得越来越短,直至消失。
乳牙开始脱落,恒牙逐渐长出。
换过牙的小朋友分享了自己换牙的经历,并给还没换牙的小朋友提出了一些宝贵建议。
牙牙你好呀
区域活动中,孩子们正在观察牙齿模型,发现牙齿的形状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通过讨论、集体教学活动,我们了解了牙齿的种类、结构以及作用,原来我们的牙齿分为三类:门牙、尖牙、磨牙,门牙用来切断食物,尖牙可以撕裂食物,磨牙能将食物磨碎。
牙医阿姨请问您
午点环节,小朋友的谈话:
霖霖:“我有一颗磨牙坏了,吃东西有点疼。”
思锦:“那你得去看医生。”
霖霖:“我妈妈说过两天带我去医院看牙,我不想去。”
凡凡:“我也害怕看牙。”
我们邀请了专业的保定市口腔医院的医生来到大四班,与孩子们近距离接触,为孩子们答疑解惑。
牙医阿姨教我们学习巴氏刷牙法。
你真的会刷牙吗?正确的刷牙方法。
看
牙
记
瞧!小朋友们都非常配合地张大嘴巴,原来在自己平时照镜子看不到的地方,已经长了蛀牙。
在与牙医叔叔和阿姨的近距离接触下,进一步消除了宝贝们看牙医的恐惧心理。
蛀牙的成因
随着课程的推进,宝贝们又提出了新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蛀牙呢?”
这个问题就让“牙齿小实验”来告诉我们答案吧!
我们选择用3个透明杯子,分别倒入水、醋、可乐,把3个蛋壳分别放入3种液体中,会发生什么神奇的变化呢?
接下来的几天孩子们每天以小组的方式记录蛋壳的变化……
在探索、操作、实验中,孩子们亲眼见证了蛋壳的变化:放入醋里的蛋壳,摸起来软软的,闻起来味道怪怪的;可乐里的蛋壳颜色变深了,像茶叶蛋的颜色;水里的蛋壳一点变化也没有。
实验证明:
酸酸甜甜的食物会使我们的牙齿变色,还会腐蚀我们的牙齿变色,时间越长腐蚀的越厉害,最后形成蛀牙。所以我们要少吃甜食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