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阅读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只有不断的阅读与学习,才能让每一个教育时机都散发出绚烂的光芒。在2024年9月29日,官林实验幼儿园大班组带领全园老师开启《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的共读旅程。
为进一步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精神,提高教师对儿童语言学习的教育策略,我园结合《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第十章开展了教研活动,提升教师文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小班组:幼儿是否可以识字?
幼儿可以识字,但儿童识字是在活动中、在有关文字功能、文字形式和文字规则等意识的核心经验的基础上自然习得。
中班组:幼儿可以识什么样的字?
生活、阅读中遇到的功能性符号、标识和文字。笔画少、独体字不是识字的标准更不能规定识字的数量。
大班组:幼儿怎样识字?
在儿童生活、阅读经验丰富的基础上,在口头语言发展的基础上获得的。要丰富幼儿的生活和阅读经验,奠基幼儿的口头语言,关注幼儿对文字的兴趣和敏感性,促进儿童文字形式和文字规则的意识。
小班老师共读:前识字的“前”
“前识字”活动在内容上关注的主要是生活中的符号和文字,这些符号和文字是儿童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能直接感受甚至运用的。它们来源于儿童的生活,并且在生活中有被儿童使用的需要。
中班老师共读:前识字的核心经验
“前识字”的核心经验是指幼儿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获得的有关符号和文字在功能、形式和规则上的意识,并在有目的、有意义的情境中初步习得符号与文字的经验。
大班老师共读:前识字的核心经验的范畴
1.获得符号和文字功能的意识。
2.发展符号和文字形式的意识。
3.形成符号和文字规则的意识。
本次活动从理论诠释到经验分享,老师们对前读写、识字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接下来,各班老师将继续深入开展“共读一本书”交流活动,通过自学和互动交流的形式,立足于“儿童视角”,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更有意义的“真经验”,促进其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