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让教师从书籍里汲取营养,丰富精神内涵,提升教育智慧与能力,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官林实验幼儿园持续开展进阶阅读,11月22日,中班组举行了进阶阅读分享活动,让我们一起走进活动现场。
主持人:包莉莉老师
好书推荐
书名:《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
丛书主编:陈杰琦
本书主编:黄瑾 田方
本书将儿童数学学习的核心经验归纳为:集合与分类、模式、计数、数符号、数运算、量的比较、测量、图形和空间方位,教师将从中领略每个核心经验的若干要点、儿童在该核心经验学习中的发展性特点,以及如何有效地支持和促进儿童获得该核心经验。
读书分享
1.什么是核心经验?
2.核心经验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通过梳理,老师们知道了数学核心经验分为四大模块(8个核心单元):集合与模式(1、集合与分类;2、模式)、数概念与运算(3、数概念4、数运算)、比较与测量(5、量的比较6、测量)几何与空间(7、几何图形8、空间方位)
3.数学游戏材料分享
结合实践,老师们分别介绍班级中的数学游戏材料,并指出数学的核心经验,进行分享交流。
聚焦数符号 领读启航
阅读从领读开始,中班年级组呈现了一场别有风貌的阅读现场。首先,包莉莉老师结合《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中数符号内容进行全面细致的领读,并梳理出阅读提纲,抛出核心问题。
共读助力 分享交流
共读老师结合自己阅读中的一些思考,畅谈数符号的运用,将理解再次深入,感悟再次深华。
分享感悟 学以致用
中班组老师围绕《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内容,结合工作与自身的工作实际,从不同角度畅谈自己的读书体会,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悟。
我们学习了数符号的多种用途及核心概念,以及不同年龄段游戏中幼儿数符号的学习与发展等内容,幼儿对于数符号每种意义的理解,都需要借助大量的生活经验、游戏活动等具体的情境和实物,从而才能理解建构抽象的数符号,所以老师们需要通过发现和提供更多丰富体验的机会促进幼儿数感的建立,数概念的形成。
通过本次学习,我认识到幼儿对数概念的理解是幼儿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幼儿园阶段数学教学的重点,幼儿对数概念的理解是从计数和学习辨认各组实物的“多少”中发展的。幼儿数概念的建构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可分为若干阶段:包括数能力的发展、对数序的认识、数的守恒、对数的组成的掌握等。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通过阅读这本书,对概念要点的梳理、儿童行为的观察解析以及典型案例的分析,加深了我对数学的理解,只有当我们自身很好的理解这些核心经验,才能有意识地关注到幼儿周围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从而更加充分的利用。
有这些精细的分类让我直白的了解到自己的教学内容属于哪个点,以及各要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帮助我建立了清晰而丰富的理解。
通过阅读,我们领略了专家学者的前沿思想;通过分享,我们进行了彼此之间的思维碰撞。进阶阅读作为官幼的常态化活动,也将继续引领教师们不断提升自我,在持续、深度的共读活动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编辑 | 推送组
审核 | 园长室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宜兴市官林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