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
耳朵是孩子们感受这个美丽世界的途径之一。
和风细雨、鸟语花香、流水潺潺、细语叮咛……
没有了耳朵,我们就失去了听力,
没有听力,语言交流就无从谈起。
2023年3月3日是全国第24个爱耳日,教育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开展了“科学爱耳,关爱你我”全国爱耳日主题活动,在说说、听听、玩玩、画画中初步了解耳朵的功能和保护耳朵的正确方法,懂得耳朵对人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我们的耳朵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老师们通过视频、PPT等多种形式介绍了爱耳日的由来,讲解了耳朵的构造,小朋友们听的津津有味呢~
“小耳朵本领大,我们都要保护它……”一首脍炙人口的儿歌带我们走进童年的世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儿歌《保护耳朵》
小耳朵本领大,我们一定保护它。
戴耳机听音乐,声音不要开太大。
马路上有噪音,捂住耳朵不要听。
孩子们通过有趣的游戏,去倾听、去发现、去感受着耳朵的神奇之处,也知道耳朵的重要性,萌生要爱耳、护耳朵的良好意识。
这个东西好像听筒呀,我们一起来打电话吧!
好啊好啊,我来说,你来听。
原理:传声筒利用固体声波振动传递原理,当声源在话筒一端振动时,纸杯的物理结构能有效地收集声音,减少声音的扩散。经过中间的绳子后,纸杯最终被传送到纸杯的另一端。如果其中有物体阻断,声波会沿着物体改变方向,无法正常到达目的地。
嘘嘘王国的人们讨厌所有的声音,他们央求吹笛子的人帮他们赶走烦人的声音。可是结果呢?知道变成了什么样吗?一起翻开《跑进耳朵的声音(声音的传播)》寻找答案吧!
听完老师的讲解,孩子们对于耳朵有了更多的认识,也明白了耳朵是人体很重要的器官,一定要好好保护它。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我们的耳朵呢?先来看一段视频吧!
一起来看看我们小朋友怎么说的吧!
1.防噪声
过大的声音,刺耳的声音都是噪声,它们能损害人的听力。要注意远离噪声。当突然出现噪声时,可用手把耳堵住,并张大嘴巴。儿童最好不用耳机听收音机。
2.防药物中毒
药虽然能治病,但有些药有很强的负作用,吃的量过大或不适当,会造成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因此,小朋友吃药一定要按照医生规定的数量和时间服用,千万别多吃乱吃。耳疼或不舒服应马上去医院检查。即使没毛病,每年也应去体检一两次。
3. 防进水
游泳或洗澡、洗脸时,应特别注意,防止水进入耳内。如感觉耳里进水,应立即侧耳单脚跳,让水流出来,或用棉球棍轻轻放进去,把水吸出来。
4. 不挖耳
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无须特别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
5. 不揪打
耳朵不能揪也不能打。揪耳朵,打嘴巴都对耳朵有害。
END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宜兴市官林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