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什么呀?
春天是不是要变暖和了?
我知道,春天要下雨了。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呢?
春天是五颜六色的吧。
新的学期开始了,孩子们的问题都和春天有关。看到孩子们对春天这么感兴趣,结合我园的“二十四节气”园本课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春天的颜色》这节美术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感官去了解春天,感知春天的色彩。
春天的颜色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感态度的独特方式”。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自己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小班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我制作了色彩丰富的PPT,根据幼儿已有经验,结合图片进行观察,让幼儿在自己的脑海里呈现出来“春天”这幅美丽的风景画,知道春天的颜色是绚烂的,五颜六色的。
由于幼儿年龄小,处于直觉行为思维阶段,喜欢随意画画,处于涂鸦期,在美术活动中,常常以无意注意为主,往往是先做后想或边做边想。受到手部小肌肉不灵活及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作品存在随意性的特点。因此,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定了以下目标:
1、 尝试用染纸的方法制作小丝巾,并喜欢染纸活动。
2、 体验染纸作品中颜色变化的美,感受春天的气息。
在活动中,我设置了以下环节:
一、说一说
让幼儿自己说一说他们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小草、小花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也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事物,通过让幼儿说一说他们眼中春天的景象,引导幼儿根据小草、小花的颜色,说出春天的景象是五颜六色的。
二、看一看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让幼儿通过观看小丝巾的图片,产生对小丝巾的喜爱之情,也让幼儿对染纸活动产生兴趣,乐意动手操作设计出自己的“小丝巾”。同时也加深幼儿对“五颜六色”的理解。
三、做一做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歌唱、表演等艺术活动。”因此,我给幼儿准备了正方形的宣纸和不同颜色的颜料,把宣纸当作一个小丝巾,让幼儿充分的想象——观察——创作,鼓励幼儿自己折叠变成小正方形,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染纸,制作出漂亮的小丝巾,整个活动孩子们兴趣都很高。在尽情的玩色中,通过晕染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加深了他们对色彩的感知和兴趣。
四、找一找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指出:“幼儿要对大自然和身边的事物有广泛的兴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孩子们的小丝巾制作好后,我出示了一个“五颜六色”的小蝴蝶,本来还沉浸在染纸活动中的孩子们,兴致突然又高涨了起来,对蝴蝶充满了兴趣。
原来小丝巾晾干之后呀,还可以变成漂亮的蝴蝶。于是,我带领幼儿到户外对丝巾进行晾晒,晾干之后帮助幼儿变成蝴蝶,让幼儿和蝴蝶一起去寻找春天的足迹。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的所有提问、评价、思考、讨论等环节都是面向全体幼儿,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极大的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虽然这次的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1、提供的颜色有点固定,限制了幼儿在颜色上的搭配。
2、由于宣纸薄,有些幼儿的小丝巾蘸的颜料太多,导致小丝巾打开时破了。
3、教师的教育机智是很重要的,要善于应对孩子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学会总结孩子们的想法,在这一点上我还需要多积累经验,不断成长。
活动中反思,反思中成长。只有不断学习、创新、反思,才能为幼儿的心灵种下多彩的世界,才能使幼儿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为将来进入小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供稿:李瑶瑶
编辑:董方园
校对:赵 静 周玉红
策划:栗海玲
审核:石俊霞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林州市第一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