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衣”不可
建水县临安镇童怡幼儿园
?小二班班本课程
课程起源:
随着天气转冷,孩子们穿的衣服越来越多,越来越厚。户外活动前、午睡起床后,衣服、裤子不会脱、穿,怎么办?拉链怎么拉?裤子怎么提呢?孩子们迫切需要解决这些问题。
根据幼儿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我们围绕“穿衣”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为了让幼儿学习并掌握简单的穿衣方法,初步掌握日常生活技能,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决定开启《缺“衣”不可》课程之旅。
幼儿原有经验
能够理解衣服是用来保暖和保护身体的。
知道天气转凉我们要穿上厚厚的衣服。
在穿衣方面知道,男生和女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幼儿的问题和兴趣点
1.不知道哪个是衣服的前面后面。
2.衣服的图案在前面但是头伸进洞洞里就看不见,衣服就会穿反。
3.衣服脱完就不认识他们。
4. 不会扣纽扣拉拉链,穿的慢不会翻衣服。
5.为什么穿衣服会和天气有关系呢?
6.为什么衣服里有线头和字条?
7.为什么我总是穿错别人的衣服其他小朋友就不会?
教师的思考
《指南》中指出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为了提高幼儿自理能力和自我服务意识,促进幼儿动作的灵活和协调性,我们应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结合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和提高自理能力的需求,我们的活动《缺“衣”不可》便开启了……
教师预设课程脉络图
课程故事五大领域目标
课程总目标
活动一:“衣起调查”
(1)《我的小衣服》分享会
:我的衣服上面有领子
:我的衣服上面有扣子
:我的衣服上面有漂亮的图案
:我的衣服上面有……
(2)《穿衣小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自主穿衣情况,我们也向大朋友——家长们发放了穿衣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幼儿在家穿衣的情况。
我们对收回的调查表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大部分孩子们在穿衣和叠衣方面,需要家人的帮忙。虽然《缺“衣”不可》是我们根据孩子的现实需要确定开展的主题,但通过这次前期的家园调查却更加坚定了三位老师开展本次班本活动的决心。
(3)《“衣”愁莫展》
?通过在幼儿园的观察,我们也发现孩子自己穿衣服出现的困难。
根据小朋友们这四个问题:
1.不知道哪个是衣服的前面后面。
2.衣服的图案在前面但是头伸进洞洞里就看不见,衣服就会穿反。
3.衣服脱完就不认识他们。
4.不会扣纽扣拉拉链,穿的慢不会翻衣服。
我们进行了第二个活动——“衣”探究竟。
活动二:“衣“探究竟
(1)衣服的种类?
在学习穿衣服之前,我们先了解了衣服的种类,一起看了看衣服家族的成员吧。
(2)社会 :衣服的组成
?我们平时穿的衣服都是有那些部分组成的呢?
这是有纽扣的衣服,穿好衣服后还要扣钮扣。
这是有拉链的衣服,拉链对齐往上拉。
这是套头的衣服,
我们的脑袋从上面的大洞洞钻出来。
衣服有“前后”、“里外”。孩子们对衣服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根据纽扣、图案、拉链、来区分前后。
?孩子们在探索中发现了衣服里面隐藏的奥秘。
(3)绘本 《我会穿衣服 》
通过绘本故事的学习,体会穿衣服的有趣并让孩子们尝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自己穿衣服 !
(4)艺术 :穿衣儿歌
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了穿衣服的方法,并通过儿歌的方式让他们快速的找到穿衣技巧!
儿歌读一读:
穿外套
穿卫衣
穿短袖
教师思考
?小班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容易被周围有趣的事物吸引,会不自觉地去观察衣服上的一个纽扣、摸摸旁边同伴的“毛毛”衣、戳戳线衣上“小洞洞”、拉拉外套上的小腰带……衣服的种类、功能、材质很多样,从幼儿的自理、审美、个性发展出发,我们通过儿歌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三:“衣”技之长
对衣服有一定的了解后,孩子们开始自主探索穿衣的好办法。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充当着旁观者,当看到孩子们很着急怎么都穿不上时才主动的去引导孩子。意图让孩子们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感受到自己能力提升后的快乐!
帽子顶顶法:我的衣服有帽子,先把帽子套头上,然后再去找袖子,穿好衣服真开心。
?反穿盖房法:黄老师教孩子们,把衣服倒过来,然后手臂先钻进袖子里,手臂翻过去就会穿好了的方法。
?椅子帮帮法:把衣服套在椅子上,手臂往后伸,找到袖子就穿进去啦!
教师思考
有了前期的经验,我们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一些穿衣的好办法。在与同伴交流中孩子们发现穿衣也可以变得“有趣”,每个人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穿衣办法。
家园共育:
穿衣活动还延伸到了家里,在家长们的支持下,孩子们在家也进行着穿衣练习。家长们勇敢放手,鼓励幼儿自主动手。一起来看看吧!
在练习穿衣服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孩子衣服穿好后,不会扣纽扣和拉拉链。这也是孩子们的问题之一。于是我们又以孩子们的问题出发进行了一次探讨:通过集中教育活动、实践活动与区域游戏三者结合来带孩子们练习扣纽扣和拉拉链!
教师思考
《指南》中指出,“教师应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对穿衣服的方法有了深入的认识,探索了不同的穿衣技巧,更愿意自己尝试穿衣服。在区域游戏中融入生活中学到的技能,可以让幼儿经验进行迁移延伸,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技能得以巩固,也提高了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师
你们在拉拉链、扣纽扣的时候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幼1
拉链头太小了,而且它老是乱跑,我扣不进去。
幼2
我力气太小了,扣子按不进去。
师
要多练习,慢慢扣就肯定会扣上的。
于是,老师在生活区中投放了拉拉链、扣纽扣的游戏材料。在游戏过程中锻炼幼儿的精细动作,提高幼儿动手操作及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四:“衣”起叠一叠
幼儿认识了衣服的正反,学会了穿衣服的正确方法,但是我们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小朋友们不会叠衣服每次午睡的时候衣服都是随意扔在床的一边,到底怎样叠衣服呢?我们继续展开了讨论,利用儿歌让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动手实践,这样他们很快掌握了叠衣服的技巧。
活动五:“衣”起游戏
经过探索和每天的练习,小朋友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快速穿衣服和叠衣服,为了帮助小朋友们更好地发展自理能力,我们举办了一场“自理能力大比拼”。
我们的区域游戏从五大领域出发,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来发展:有些什么有趣的活动呢?
针对孩子们在穿衣上存在的问题和兴趣点 ,老师在区域活动投入了相关的材料让小朋友们在区域里练习,在游戏中积极探讨互相学习 。
(1)美工区:我的新衣真好看
通过设计衣服和真实的衣服做对比,解决孩子们分不清衣服前后的问题。
(2)娃娃家:照顾宝宝,给宝宝穿衣
让孩子们变身为“爸爸、妈妈”,通过模仿增强孩子们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
(3)益智区:给小熊穿衣
益智配对的同时也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
(4)建构区:搭建衣柜
学习简单的垒高、围合与平铺的技能。
(5)阅读区: 我会穿衣服
通过不同的绘本阅读,让幼儿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6)生活区:穿衣有方法
通过孩子们不同的穿衣小妙招,提高孩子们自我服务的能力。
(7)“衣”起设计
小朋友们都已经学会了自主穿衣服和叠衣服,大家都跃跃欲试想要自己装扮漂亮的衣服,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师思考
《指南》中指出:“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追随孩子的需要,让课程回归儿童的生活,寓教育于生活和游戏中。通过穿衣比赛和创意绘画,不仅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体验了劳动的快乐、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也提升了孩子的自信心。
课程反思
本次活动我们从孩子们午睡时的问题出发,与孩子们共同探讨、思考,一一解决孩子们的问题。孩子们通过观察、讨论、尝试、练习也收获了很多,不仅学会了如何看衣服的正反、如何翻衣服,也学会了自己穿衣服,更体会到了成长和进步。幼儿在过程中有学习、认知的环节,也有分享、交流的内容,他们在原有的经验上都得到了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愿意尝试自主穿衣,学会整理、叠衣服。看着班级里孩子们对穿衣的故事,感受到了孩子们对“穿衣”这件事的执着。 这只是个起点,这学期我们还发现孩子们撸袖子、拉里面的衣服、塞衣服到裤子里还未能全部学会,所以这三个小目标是假期作业,要求家长在假期里带领孩子们来继续完成。
快乐的课程之旅本学期暂时告一段落,但是孩子们的探索之旅还未停止,下学期将带领孩子走进神奇的扎染世界感受民族文化的特色、利用旧衣大变身环保服装秀,让孩子大胆想象去创造、去感受衣服的多样性。从而更大限度的将《缺衣不可》主题渗透到孩子的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孩子们在知识、技能、习惯、交往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END
编辑:曾 林
初审:刘珊珊
复审:杨湘静
终审:王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