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起源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苹果红了、橘子黄了,柿子压得枝头沉甸甸。酸酸的、甜甜的……人们又迎来了水果大丰收。
水果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也是幼儿熟悉的、喜欢的。幼儿有很多和水果亲密接触的机会:和爸爸妈妈去超市选购水果,到果园里采摘水果,品尝美味的果汁等。在幼儿的世界里,水果是美味、有营养并且充满趣味的。
小艺:“我喜欢吃草莓,草莓红红的,头上有一片绿色的叶子,吃起来酸酸甜甜的。”
小礼:“我喜欢吃西瓜和哈密瓜,都是甜甜的。”
小凯:“我喜欢吃苹果,苹果甜甜的!”
孩子们对水果充满好奇:水果有什么特征?我最喜欢吃的水果有哪些?水果还可以做成什么好吃的?……为此,我们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了《酸酸甜甜 “果”然有趣》的班级课程活动。
二、课程框架
三、课程内容
活动一:初遇“果”然
1.我的调查—水果小报
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水果小报,用不同的方式记录各种水果及其特征,为本次课程开展做铺垫。
孩子们兴奋地向同伴分享介绍自己喜欢的水果。
2.问题与讨论
你们为什么喜欢吃水果?
水果很甜很好吃。
水果有很多的营养。
吃水果可以让我们的皮肤变得更好,更漂亮!
在这一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表达自己喜欢吃的水果,有的能够说出自己喜欢的水果特征,有的说出水果的营养,表达得很清晰,很完整。
活动二:寻找“果”然
调查让孩子们发现原来有这么多种类的水果,你们在哪里看到过呢?
我在超市见过,有很多水果。
我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菜的时候见过有水果。
水果店里全都是水果!
为满足孩子的探究欲望,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超市、水果店等地方寻找“果”然。
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
起来到超市、水果店
等地方寻找“果”然。
在寻找水果活动中,孩子们发现了平时买的水果都是从超市、水果店、市场里买的,而且水果的种类还不少。孩子们也能在讨论分享中了解到其他接触不多的水果。
活动三:“果”然美丽
问题:水果在市场就能买回家,可是水果长在哪里?
经过讨论和引导,孩子们了解到水果可以长在树上也可以长在地上。
那么多好吃的水果,我们可以用做手工的形式,把喜欢的水果变成一幅作品吧!
孩子们结合水果的特点,大胆创作。粘土压一压、彩纸贴一贴、皱纹纸团一团……多种材料表现水果。
亲自制作:水果娃娃
我得奖啦,快来合个影吧!
展开想象力,巧用各种装饰物,生动的水果娃娃诞生啦!
一起分享、一起选出最喜欢的作品,给巧手家庭颁发奖状,激发家长朋友们家园合作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在亲子共同制作中增进了幼儿与爸爸妈妈之间的情感。
活动四:“果”然有趣
我们可以和水果做哪些游戏?
水果蹲、蒙眼摸水果
好玩的区域游戏
游戏的开展也进一步锻炼了幼儿手部精细动作。我们在孩子们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尝试通过多种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进一步感知水果不同形态的特征。
哇,好热闹呀!一场探究橘子秘密的活动开始啦!
摸一摸、闻一闻、剥一剥、比一比……发现了橘子的好多秘密:橘子的味道很好闻;橘肉表面的白色经络有止咳化痰的作用;橘子里的果肉一粒一粒的;橘子有的大,有的小……
孩子们通过晒橘皮,感受到橘皮从有水分到变干的神奇变化,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通过操作、探索、感知,在亲身参与和体验中乐享生活、快乐学习。
活动五:“果”然美味
香甜的水果通常大家都切着吃过,可是大家还知道水果的其他吃法嘛?
1.讨论
水果可以拌着吃!
妈妈给我用橙子榨汁喝!
2.我们的行动
[ 水果茶 ]
洗一洗、剥一剥、切一切……好喝的水果茶做好啦!
[ 牛奶香蕉饼 ]
好吃!水果茶就着牛奶香蕉饼,真是太美味了!
利用新鲜的水果,改变的不同的烹饪方式,制作出孩子们喜欢的水果美食,从抽象变成具体可感知的美味。
四、课程感悟
教师感悟
本主题来自于孩子的生活,主题追随幼儿兴趣,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来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为其提供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机会,以品尝生活中常见的美味水果入手,引导幼儿了解常见水果的外形、味道、营养价值等,分享、交流彼此爱吃的水果,提升对水果的认知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以“变一变““想一想““玩一玩”等方式创设幼儿与水果互动的机会,萌发幼儿对水果的创意想象,增进对水果的喜爱之情。
有关“果”的故事还在继续……让我们一起追随孩子的脚步邂逅孩子的成长。
我们的心动不止于此
编辑/小一班
审核/薛霞萍 羌晔
报名热线:
0519—86958873
0519—8696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