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岁末有大寒,
天寒地冻雪满山,
今夜子时鞭炮响。
明日春归又一春。
大 冬
寒 去
冬 春
去 来
时至岁末有大寒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月20—21日交节。大寒同小寒一样,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是没有小寒冷的;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最冷是在大寒节气。
在跟随幼儿兴趣和需要的前提下,
培养孩子的文化归属感和文化自信,
借助画这个载体和方式表达他们的故事和想法,
是中一班食育课程开展的重点。
真好吃
节气文化
舌尖上的大寒——食糯
中医认为,糯米性温味甘,具有暖脾胃,补中益气的功效。王士熊的《随息居饮食谱》亦称“糯米甘温补肺气,充胃津”大寒节气,阳气开始触底反弹了,这时候适合吃一些滋阴的糯米,为下一个节气生阳提供一点底气和基础。大寒节气这天,古人流行吃糯米制作的食物。
八宝糯米团子
孩子们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把感受直观表达出来
芝麻花生糯米饼
糯米饼香甜软糯,既饱腹又解馋,小朋友们吃着软乎乎的糯米饼直呼:‘太好吃了’。
孩子最初画画的内因性动机是他们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孩子的生活越丰富,得到各类事物的形象就越多,从生活经验中挖掘课程,有的有趣的事情就有了创作的心情。有计划的开展食育课程,给他们提供了去观察、去体验、去实践、去独立创作和思考的机会。
大寒时节吃火锅 个中温暖不必说
大寒是一年内最冷的一个节气,通过食物御寒,吃火锅绝对是不二选择,快来看看中一班小朋友制作的火锅吧!
迎新习俗
“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年关将至,浓郁的“年味”在大寒节气中弥漫。大寒适逢年终岁末,除顺应天时之外,人们开始为过年忙碌奔波,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来了。
孩子们对于新年的习俗又有哪些了解呢?新年习俗大调查,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吧!
孩子们做了新年年调查后,纷纷新年装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咱们就赶紧开始吧。
百虎图
孩子们画的老虎形态各异,萌态可掬,给新的一年增添的一抹亮色。
虎年画百虎
百虎衔百福
幸福树
新年娃娃
看我新年娃娃的新衣服漂亮么
贴窗花
贴窗花是我国古老的传统习俗,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的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的红火富丽、喜气洋洋。因此新春佳节时,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形态各异的窗花,在增添喜气的同时给人以美的享受。
过年了,贴花啦
满窗子,都红啦
冬去春来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是四季不变的定律,大寒一过,又开始新的轮回。
24节气是个轮回,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的循环着。孩子们说:“就像一个圆一样一直滚一直滚”。除了节气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轮回外,还有哪些事物呢?
很多的事物正如孩子们口中的摩天轮一样,一圈一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一年十二个月份,看似相同但每一刻却又发生着不同的什么,回望过去,收获了什么呢?
一年结束也意味着开始,怀着崭新的心态,迎接新的一年,孩子们对自己又有什么期望呢?
孩子画的画完全不同,只看是不够的,还需要用心去“听” 。鼓励孩子大胆开口“说”的同时,更需要拿出耐心,认真去倾听和反馈,孩子把画里面的故事“说”出来。 被理解了,他们得到积极的反馈,才有更多的表达热情,这种热情变成一种持续的动力,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本学期,我班尝试以大寒节气为切入点,将围绕“大寒将至,冬去春来”展开一系列主题活动,让孩子在愉快的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发挥教育的情感教育功能,让祖国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与美德能代代弘扬与传承,让民族文化根植于每个孩子幼小的心田中。
一年四季,二十四个节气,循环往复,在过去一年,孩子们肆意生长,收获了属于他们的掌声,也对新的一年充满期待。
通过此次“二十四节气—大寒”也让孩子们了解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价值和文化底蕴。感受着节气与日常生活的戚戚相关,贴近生活,积累生活素材。食育课程的开展给孩子们提供和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孩子们在参与、体验、感受后借一堆“乱无序”的涂鸦进行思维活动和表达, 我们所需要做的仔细观察,认真倾听,记录和引导他们尽情表达,丰富情感。
编辑/中一班
审核/薛霞萍 羌晔
0519—8696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