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关于食物的教育,自古有之。《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提出: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可见,食育是生存之本,教育之本,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的问题关系到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幼儿期是塑造孩子膳食习惯的关键期,幼儿期的膳食习惯会影响孩子一生的膳食习惯和生长发育。
我园倡导“以食育人,以食养德”的食育理念,“好好吃饭,好好生活”的育儿宗旨,育人育心,养身养德。在理念引领下,我们尝试开发“食光里”园本课程。
01
“童耕生态园”
种植过程是幼儿亲近大自然的方式,也使幼儿关注、关爱生命的天性得以呈现。我们将自然搬进幼儿园,留住清新、留住田园、留住食物最初的美好!
幼儿最有效的学习经验是直接经验,也就是要把知识还原为行为,回归到行动中,回归到过程中。
– 咦,这是什么? –
这些可以种出植物来吗?
种苗苗啦!
小苗苗,你可要好好长大哦!
照顾苗苗
我给苗苗浇浇水
苗苗有多高?
我来量一量
移盆
苗苗长大啦,
都挤在一起了,
快快给他们换个大一点的家吧!
苗苗的变化我都知道!
在种植活动的开展给幼儿提供了一个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平台。永红幼立足儿童的经验,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本着自然和生态教育的理念,和幼儿共同打造集自然生态、趣味探索、自由自主的种植环境,形成有玩、有学、有乐的种植乐园,为丰富的食育活动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02
“童味民俗街”
在生活中我们希望孩子是知食者,而非盲食者。食物教育的开展并没有想象中复杂,从幼儿熟悉和感兴趣的食物,以及常见的生活场景中,就能找到一连串值得探索的话题。
我和食物的初接触
我也来
试一试
好吃
又好玩
在食育课堂游戏中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对食物的分辨和分类能力。或在食研馆鼓捣,做食物研究,大家在食育游戏中学农活、习食技、学礼仪、探食秘,在实践中习得丰富的食育内容,体验食育的不同乐趣。
03
“童玩小厨房”
小厨房活动是一种非常好的培养和发展孩子五感的方式。孩子们共同认识食材的形状颜色,认识食材后再体验清洗、切丝、装盘,最后大口大口的享用自己亲手制作的美食。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提高珍惜食物的意识,深刻的感受到了厨房里的烟火气息,体验了制作食物的快乐与不易。同时了解厨房叔叔阿姨、家里爸爸妈妈为我们煮菜的辛劳,增加对吃蔬菜的兴趣!
先来调个面糊糊
嗯,熟啦,盛出来!
? 满满的成就感!
串一串,真好吃
食物来之不易
我要吃光光
自己播种–自己采摘–自己烹制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大家快来尝一尝吧!
孩子们感受食物自然的美和真实的状态,并不只是用品尝食物味道的方式,而是充分调动孩子的五感,孩子可以去闻一闻食物的味道、观察食物的形状和纹路、触摸食物的质感、听一听不同食物被切开的声音、品味不同食物带来的滋味。通过操作让幼儿会食、喜食、乐食,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自立的生活态度,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04
“童养佳节坊”
为了丰富幼儿园美食文化活动,培养孩子文明用餐礼仪,展示幼儿园食育特色,为幼儿园提供营养膳食共享的平台,并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造美食天地。我园开展了以“粽香情浓 悦享六一”为主题的美食节活动。
部分班级课程故事展板
美食节
欢迎你
快来啊! 美食节开始啦!
准备篇
小厨师们,已就位!
家长们
也来帮忙啦!
美味的食物已经准备好,你还不来吗?
走一走,看一看,千万不要错过美味啊!
现场篇
美味的食物可真多呀,孩子们享受着美食带来的欢乐,体验着与同伴分享的快乐,感受着这特别的“六一”的快乐!
快乐时光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美食是陪伴,味道里都是满足,幼儿园里有故事,故事里有你有我。我们的食育活动与实践相结合,寓教于乐;老师和孩子一同播种,一起采摘,共同烹饪;每一步都让孩子们在参与制作。
在“食光里”的食育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礼仪就餐,文明就餐,学会珍惜粮食,做一位“节约粮食”的小小践行者。“一蔬一饭皆是生活”,永红幼将继续渗透对传统饮食文化的探寻,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获得饮食文化的启蒙教育,让“生态、自然、童趣”的教育环境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生活的方式。
我们将深入探究园本特色与食育文化的深度融合,用食育智慧促进新幼宝贝们更加健康成长!让“稻谷梦”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陪伴他们一生,更希望孩子们一起伴着袁爷爷的梦:禾下乘凉梦,看祖国花开遍地,香满人间。
END
图片/各班级
编辑/邵亚琴
审核/薛霞萍 羌晔
0519—86961973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常州市钟楼区永红街道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