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到底谁站在第一位才公平?
“老师,他每次都站第一位,这不公平?”
“他跑过来,还插队,真不公平!”
……
上了大班孩子们经常会因为机会、数量分配不一样或者不遵守游戏规则获得游戏成功而表示不满,认为这些都是不公平的。那到底什么是公平,怎样才算公平?于是,我们把孩子日常挂在嘴边的“这很公平,这一点都不公平“的事件,拿出来与孩子探讨,在思辨与共情的过程中理解公平的定义并不绝对,感受哲学思维的碰撞与有趣。
在孩子们的认知里,到底会怎样理解“公平”与“不公平”呢?当孩子们对公平这件事有了不同的想法时,我们发放了一张关于“公平这件事”的调查表,让孩子们通过具体的事情来记录他们对于公平的理解。
爸爸妈妈的偏袒让我们觉得不公平。
别人有的我没有,让我觉得不公平。
同样的价钱,却得不到同样的结果,让我们觉得不公平。
游戏时,和朋友没有得到相同数量的玩具,也是一种不公平。
教师思考:
公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公平的定义不是单一绝对的,必须聚焦于具体的事件理解,当孩子们对“公平”这件事儿产生话题时,我们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将“公平”具象化为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引发孩子们想一想生活中遇到的“公平”与“不公平”事情,透过事情了解孩子们对于公平的理解。
从孩子们的调查问卷和分享可以看出,在孩子的世界里一样多就是公平,反之就是不公平。但是真正的公平是这样的吗?这个值得继续考究…..
绘本《这样公平吗》中,小身板的小兔子和高大的熊一起摘梨子,如果椅子均分小兔子就摘不到梨子,于是,一个引发孩子们深思的命题“一样多就是公平吗?”引起了幼儿激烈的讨论。
诺:肯定是一人一把才公平,这样大家得到的椅子数量一样多。
谢谢:小兔子那么小,一把椅子它够不到梨呀,这对野兔不公平。
嘉一:如果给小兔子两把椅子,虽然两个人都是摘到梨子,可是熊分的椅子少,这也不公平啊。
天天:一人一把也不行,小兔子多熊少也不行,那怎样分才公平呢?
方法一:
合作与分享
笑笑
熊可以摘了梨子分兔子一个,或者多给小兔子一把椅子,都能吃到才算公平。
逸晨
一人一把才公平,不过给小兔子的可以高一点,给熊的可以矮一点。
子昂
熊和小兔子可以合作,让小兔子站在它的肩膀上,这样就可以摘到很多梨子,分给其他人,我们一起分享。
方法二:
借助外力
航航:给小兔子和熊都拿个棍子把梨打下来,这样他们两个都能摘到,这样就公平了。
方法三:
平均分配
天辰:小兔子两把椅子,熊一把椅子才公平。兔子吃得到梨才算公平。
教师思考:
当把公平的话题带入具体的故事情境中,孩子们对于公平的理解已经不限于“一样多”的单一定义方式,他们已经能够关注到故事中分享、合作、分配中个体的差异(高、矮)等具体情景,比起“公平”的分配,孩子们更会关注到所有动物是否都获得梨,不在乎果实的大小,不在乎劳动的多少。
区域游戏时,孩子们因为玩具分配的问题争论了起来,小兔和小熊分配椅子的问题,让孩子们对于公平的不绝对性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生活中,依然有孩子们坚守“一样多才公平”的分配方式。孩子们争论不休没有结果,老师提议不如来一场辩论赛吧,大家可以好好说一说到底一样多是不是公平。
讨论了解辩论赛规则
确认辩题
确认组队、讨论梳理观点辩题
正方观点
反方观点
制作标牌
我觉得一样多就是公平,爸爸给哥哥买礼物,我也要有,如果没收到礼物的话会不开心。
我觉得一样多不是公平,我的礼物已经很多了,我不需要那么多的礼物。
老师奖励贴纸时,每人一个很公平。
表现不好的情况下就不能得到小红花,如果给表现不好的小朋友奖励同样多的小红花对表现好的小朋友来说不公平,所以一样多不是公平。
分玩具,每人都拿到了相同的数量,大家才会都开心,所以一样多就是公平。
但有的小朋友想搭高楼,有的想搭城堡,需要的积木数量不一样呀,只发一样多积木就不能满足他们各自的想法,这就不公平了。
如果妈妈买玩具时,给哥哥多,给你少,你肯定不会开心,所以一样多就是公平。
哥哥每次都会帮我,所以可以给哥哥多分一些。所以一样多不是公平,和我们每个人的需求有关。
正
反
正方
每个人都有站第一排的机会,这样才公平。
反方
收拾玩具快一点、吃饭不玩闹,这样才能站第一,第一是需要争取的,不是都有才公平。
正方
拔河比赛的输赢与团队的协作、技巧也有关,不能因为力气大小不同就说人数一样多不公平。
反方
拔河比赛时,两组人数一样多,但有的小朋友力气大,有的小朋友力气小,力气小的小组就不公平,所以一样多不一定公平。
“怎样分蛋糕才公平?”
孩子们这样说
壮壮分2块,因为他个子高;小卷受伤了胃口不好分1块;小美比较小,吃3块能长高长大。
壮壮分3块,因为他个子高需要多吃一些;受伤的小卷吃1块,因为受伤后没有胃口;小美比较瘦小所以吃2块。
小美分4块,因为多吃一点可以长高;壮壮分1块,因为他已经很强壮了;小卷受伤了没胃口吃1块。
方案一:每人分2块。
方案二:小美分2块,因为她小;小卷受伤了所以分3块;壮壮最大要大让小,所有分1块。
小美比较瘦小吃的不多所以分1块;壮壮个子高所以分2块;小卷受伤了分3块,因为我希望他吃了蛋糕快点好起来。
教师小记:
公平的标准并不绝对,需要根据具体的事情来评判,在一次次的辩论、表达、倾听中,孩子们对于公平有了不同的认识,他们能够综合考虑人物的需求、付出的劳动等因素,理解公平的多元定义。理解一样多从数量上很公平,但如果在分配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多为同伴想一想,相互体谅、相互帮助,这样公平就更温暖了。
公平让世界更美好!
当人们感受到公平时,大家更愿意遵守规则,争吵也会变得越来越少,心情也会很开心。
遭受到不公平对待会很委屈,如果不说出来还有可能一直被欺负。
别人总是抢我的玩具,让我很气愤,遇到不公平的事情会让人很生气。
写在最后:
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爱提问,爱思考,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好奇。大班幼儿已萌发了公正、公平的意识,在生活中已有丰富的生活体验,正是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学习的好时机,通过多彩多样的活动让公正,公平的种子种在幼儿心中。
于是借助这个契机,和孩子们一起去探讨一下“公平”这个话题,辩证的看待公平这个话题,让幼儿在充满挑战的思辨过程中,打破已有经验,进一步感受和理解“公平”,享受思维火花碰撞的乐趣,不断地激发幼儿的表达和分享,萌发初步的价值观,为儿童的学习和未来生活搭建平台,培养孩子思辨的能力。
文 字 | 大一班
版 面 | 陈子枭
责 编 | 路 婷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西安国际陆港第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