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在幼儿园随处可见,也是孩子们青睐的特色玩具之一。这些在成人世界里或许被视为废弃物的轮胎,在幼儿园便摇身一变,成了孩子们眼中的“明星玩伴”。园内大量的轮胎、梯子以及体操垫等低结构化材料,而这些看似简单的物品,在孩子们灵巧的双手和无限的创意下,竟能演绎出非凡的趣味与精彩。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探索轮胎与体操垫奇妙组合的欢乐世界,聆听那些充满童趣与创意的趣事吧。
轮胎和垫子成为了孩子们的“新宠”。一开始,他们在地上放了两层轮胎,然后铺上垫子,有的躺在上面“睡觉”、有的从上面往下跳、有的在翻滚着游戏……
玩了一会儿,晨轩提道:“咱们换个新游戏怎么样?”话音未落,他便行动起来,搬来一架梯子,巧妙地将其一端倚靠在轮胎旁,随后将体操垫铺设在梯子上,一个简易而创意十足的“垫子滑梯”便应运而生。
孩子们在享受滑梯乐趣的同时,发现垫子在下滑过程中总是偏向一侧,浩霖猜测:是梯子不够稳固。于是,他迅速找来几个轮胎,巧妙地垫在梯子倾斜的一侧以求平衡。玩着玩着,又一个挑战出现了。昕茗边叹气边说:垫子怎么总是从梯子上滑下来。面对这一问题,孩子们没有丝毫气馁,反而兴奋地讨论起来:棋棋说:“梯子面太滑了,所以垫子总是跑走。”,欣阳说“咱们得找个东西挡一下才行!”孩子们再次发挥创意,将几个轮胎搬到垫子末端,稳稳地放置好,然后迫不及待地再次尝试。这一次,垫子稳稳当当地停在了轮胎上,孩子们欢呼雀跃,终于,他们的“垫子滑梯”完美竣工,乐趣倍增。
教师有话说:
中班幼儿思维活跃,能灵活、充分地与材料互动,创造出如睡垫子床、跳垫子及垫子滑梯等趣味玩法,展现出他们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力。游戏后的讨论,为他们提供了信息交流、经验分享的机会,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还丰富了游戏经验,激发了深入探索的兴趣。
孩子们兴奋地奔向前院轮胎区。圆圆取了两张垫子铺地,并摆上三排轮胎。棋棋见状提议:“这样怎么进?垫子该做屋顶。”圆圆想铺地板,棋棋反对,双方争执不下,但迅速以“石头剪刀布”解决了分歧。孩子们移走垫子上的轮胎,两边各放4个,尝试将垫子折痕朝下铺轮胎上,却总塌陷。有人提议:“翻过来试试!”大家迅速响应,垫子翻转后搭在轮胎上,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屋顶。
有了搭建三角形屋顶的经验,孩子们还搭建出不同的小屋子,兴奋地钻进自制的空间,欢声笑语不断。
第二天,孩子们发现小屋太挤,决定扩建。紧挨着原小屋,他们开始建“新房”。但不久便发现,稍一碰“屋顶”就塌。他们想找东西固定,有人提议用梯子或轮胎。尝试后,梯子太重易塌,轮胎平放又无效。这时,棋棋建议轮胎竖放,他们将轮胎斜靠于垫子一侧,屋顶终于稳固。连体垫子小屋建成,孩子们兴奋入住,还邀请我为他们与小屋合影留念。
教师有话说:
《评估指南》中提到: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拓展提升幼儿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经验。此次活动中,幼儿发现了“空间小”和“屋顶不牢”的问题,不但没有让幼儿放弃游戏,反而激发了他们的游戏热情和创造性,通过讨论、试错、协商与合作最终解决了问题,从而促成幼儿在发现问题、学会思考、统筹协调、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自我完善与发展。作为教师,要相信幼儿,耐心等待,共赏精彩。
在前面游戏的基础上,孩子们在连体垫子小屋玩了两天后,又开始重新组合轮胎、垫子、梯子等材料。我静静观察,只见他们把油桶放倒并排摆在一起,又在上边铺上了大垫子。我观察到他们利用各种材料搭建起了坦克。在搭建的过程中茗茗说:我的坦克有履带。于是,他选择使用滚筒来当履带,然而,他很快发现滚筒容易滑动,经过一番尝试之后,他们最终决定用轮胎固定好滚筒。
教师有话说:
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理念,孩子们展现出其作为天生游戏探索者的特质,他们在游戏中积极主动地探索与创新。在这一阶段,幼儿不断地尝试使用各种材料来抵御子弹和支撑垫子,表现出了积极主动和认真专注的学习品质。他们借助前期游戏的经验,展现了在解决问题能力上的进步。这一行为彰显了孩子们初步具备了将日常生活经验融入游戏与创造的能力,是其在认知与想象力方面发展的积极体现。
战车作战游戏
不同的垫子滑梯游戏
组合式跷跷板游戏
挑战者游戏
跳格子游戏
搭建迷宫游戏
教师有话说:
在游戏过程中,我以“垫子和轮胎还能怎么玩?”的启发性提问,激发了他们深层次的思考,形成了初步的游戏计划,推动了游戏的发展。更令人惊喜的是,孩子们不仅能清晰表达观点,还能就他人观点展开讨论,展现出在游戏中思维洞察力和批判性思维的良好发展。同时,作为教师,还需要在放手让孩子自主游戏的同时,时刻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支持性的态度,以帮助他们在游戏中获得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撰稿 |潘桦
编辑 | 赵越
审核 | 夏淑芳 唐媛媛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北京市延庆区第四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