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奕阳分享︱2025年1-2月期刊导读:从阶段论到具身认知的学前视角转变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奕阳分享︱2025年1-2月期刊导读:从阶段论到具身认知的学前视角转变-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期刊导读”作为奕阳教育内部专业建设活动之一,自2005年至今已坚持进行20年,通过对学前教育领域核心期刊的深度阅读与评析,实现“学习·创新·分享”的专业追求理念。2021年,期刊导读栏目全新升级,导读覆盖学前教育领域传统纸媒与电子化新媒体,以全新的框架化、整合式的信息导览形式,探讨学前教育热点,聚焦教育实践推动,以期与业界同仁共同成长。

摘  要以阶段论为代表的传统实证主义方法论强调普遍规律和标准化发展模式,忽视儿童生活世界的多样性和独特性。现象学方法论强调关注个体主观体验和内在感受的特点,主张从儿童生活世界出发,深入了解其内心世界和成长轨迹。本期导读聚焦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学前教育新思考,关注“创造与生成”。

关键词现象学 童年研究 具身认知 意义建构

传统的童年研究采用实证主义方法论,将儿童发展划分为固定阶段,强调普遍规律和标准发展模式,将儿童成长视为一个既定过程,并将“成人”视为最终目标,忽视了儿童生活世界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儿童的成长应是自然的、多元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向成人所预设的目标前进,否则很可能会制约儿童的创造力和个性发展,限制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进行自我探索和尝试。

儿童并非被动地接受外界信息,而是在与世界互动中积极塑造自己的认知和情感模式。具身认知论强调身体在认知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认为认知是通过身体的体验及其活动而形成的。认知依赖于身体,而身体嵌入环境。

学前教育并非根据既定的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允许幼儿以身体参与为前提进行知识的构建。教育并非实现预设的结果,而是创生的过程。

相关阅读



1.蔡琳,叶浩生.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学前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25(2).
2.刘鑫鑫.童年的意义是什么?——基于现象学的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25(2).
3.王志斌,于伟.重建人类世的童年图景——童年本体论的构建及其教育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25(1).
4.邓秀平,黎平辉.知识社会学视角下的幼儿园教师知识人角色建构:本质、困境与转向.幼儿教育杂志公众号,2025-01-31.
奕阳分享︱2025年1-2月期刊导读:从阶段论到具身认知的学前视角转变-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奕阳分享︱2025年1-2月期刊导读:从阶段论到具身认知的学前视角转变-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一、生成性的教育过程


认知是身体与环境的耦合。学习不是为了精确地表征客观世界,也不是对环境刺激做出被动应答,意义是有机体通过身体体验和身体行动而生成的。

身体体验是儿童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学习并非是把“客观存在的知识”灌输到儿童的“主体的大脑”里,学习是一个身体参与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知识应是“生成性知识”,身体应是“活的身体”。个体通过体验和行动与环境形成双向建构,在相互作用中实现知识的生成。

相关阅读



1.蔡春燕.儿童体验式学习支架的建构[J].学前教育研究,2025(2).  
2.杨华俊.儿童生活历:回归自然生活的儿童发展评价实践研究[J].早期教育,2025(1).  
3.假期结束满载归来 生成课程多到收都收不住.人文幼学公众号,2025-02-19.  
4.戴唯信,郑航,赵森.以“身”教之:数智时代的儿童价值观培育[J].学前教育研究,2025(1).  
5.赵格,杨妍璐.幼儿在园身体规训体验研究——基于教育现象学的分析[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25(1-2).  
奕阳分享︱2025年1-2月期刊导读:从阶段论到具身认知的学前视角转变-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奕阳分享︱2025年1-2月期刊导读:从阶段论到具身认知的学前视角转变-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二、融合性的教育内容


童年的特点在于,儿童的认知始终是与身体联系在一起,童年是被“体现”出来的。幼儿在对身体自我的一次次感受与判断中确证着自我、他我、物我和整个客观世界的存在和规律。教育内容依据其特性不同,具身认知与其融合的侧重点亦有不同。

对于体育、舞蹈、手工等具有天然具身性的活动内容,需避免“为动而动”的误区,割裂身体活动与心智发展的关系,重在挖掘身体活动带来的认知、思维、情感和态度的发展意义。

对于健康、社会、品德等没有明显身体属性,但包含丰富身体体验的活动内容,需创造具体情境为身体活动做支撑,借由身体的浸入式参与和眼耳鼻口手等感官的联动,实现对课程内容的整体感知,生成新的经验。

对于数学、科学等抽象属性较为明显的活动内容,需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提高身体动作的发生概率,使原本抽象的知识具象化,使身体的具象感知与抽象的知识点建立联结。

相关阅读



1.顾陈.具身阅读:渗透式戏剧融入幼儿园绘本阅读的实践探索[J].早期教育,2025(1).
2.范雨琪,胡江波,王梓煜,邹群霞.教育现象学视角下儿童秘密的再审视——解读图画书《我们发现了一顶帽子》[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25(1-2). 
3.赵芮宜.造物游戏:幼儿园工程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早期教育,2025年(1).
4.陈萍,李小花,庄丽.博物院的陶器对幼儿有何价值.中国教育报学前周刊公众号, 2025-01-13.
奕阳分享︱2025年1-2月期刊导读:从阶段论到具身认知的学前视角转变-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奕阳分享︱2025年1-2月期刊导读:从阶段论到具身认知的学前视角转变-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三、情境性的教学场域


当代儿童研究的重要转变之一,即其研究内容从关注“书斋中的儿童”和“实验室里的儿童”走向了“儿童生活的田野”。

场域是一种场景或应用空间。教学场域作为课程生发和开展的重要载体,是一种关系思维下的课程资源建设路径。

教学场域是学习者主动与周围世界建立联结,并开展持续的行动而涌现出来的动态关系网络系统,是关系情境和行动者反复的互动过程。场域的生成过程便是关系的流动过程,亦是儿童有意义学习的发生过程。

相关阅读



1.陈小娟.具身体验视域下农村幼儿园课程场域优化建构的策略[J].早期教育,2025(1). 
2.刘月倩,李姗泽.关系的流动:儿童游戏空间生成过程的田野考察[J].学前教育研究,2025(1).
3.田兴江,丘静,马文华.深度学习视域下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向[J].学前教育研究,2025(2). 
4.杜春娟.社会空间理论对幼儿园教育空间建构的启示[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25(1-2). 
奕阳分享︱2025年1-2月期刊导读:从阶段论到具身认知的学前视角转变-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附录】:其他推荐阅读

奕阳分享︱2025年1-2月期刊导读:从阶段论到具身认知的学前视角转变-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奕阳分享︱2025年1-2月期刊导读:从阶段论到具身认知的学前视角转变-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奕阳分享︱2025年1-2月期刊导读:从阶段论到具身认知的学前视角转变-幼师课件网第11张图片

奕阳分享︱2025年1-2月期刊导读:从阶段论到具身认知的学前视角转变-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关注“奕阳教育”了解更多学前教育资讯。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奕阳分享︱2025年1-2月期刊导读:从阶段论到具身认知的学前视角转变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