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幼儿园准备好了吗?
作者 // 朱继文
这几天,接二连三的接受几所大学里老师们的访谈,都是关于人工智能的话题。在提问的过程中都会问道:你认为人工智能会不会未来取代幼儿园教师的问题。我斩钉截铁的回答:当然不会。因为幼儿园教师是最具创新精神的群体,幼儿园教师是最温暖的群体,幼儿园教师是最擅长察言观色、了解每个孩子发展情况的群体。如果我们只会教死知识、死教知识,那么我们必然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近年来,人工智能(AI)发展的速度惊人,真有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势头,就连我已经研究信息化将近40年的幼儿园来讲都感受到了知识的恐慌,智能助手、机器人编程、Deepseek……两会又提出的聚身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纷纷进入我们的视野。其实,我们的幼儿园里早就有了会与儿童对话的机器人,机器人每天与孩子一起报餐名,让孩子了解每餐的营养量,机器人还能够听从指令帮助客人带领到需要去的地方。当然能跳舞、会讲故事的机器人在幼儿园更不少见,AI系统助力了教师记录孩子们的发展和游戏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辅助了教师了解每一个孩子的需要,做到精准服务儿童发展的有效支持。这让不少老师开始担心:“AI是不是要抢我们的饭碗呢?”
了解到国家对信息化的定位,更加清晰明确了信息化到数字化过程中对学前教育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2024年12月27日,教育部召开全国教育数字化工作总结会,怀进鹏部长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教育数字化作为数字中国和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作出重要战略部署。教育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应用为王”,实现了助学、助教、助管、助研。坚守政治属性,把服务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数字化的出发点;践行人民属性,把促进教育公平优质发展作为教育数字化的立足点;把握战略属性,把赋能教育变革作为教育数字化的突破点。
AI会取代幼儿园老师吗?
这个命题,不解自破。因为AI的到来不是来取代幼儿园老师的,而是来帮助我们更好地服务于儿童的发展,辅助老师成为人才的支撑力。今天,我们就来聊聊AI到底能为幼儿园带来什么?它能帮上哪些忙?又有哪些事情是它永远无法替代的?
01
+
幼儿园的科技进化史:从幻灯片到AI
其实,幼儿园使用科技设备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上世纪90年代,我们就开始探索信息技术如何支持儿童有效学习的研究。那个时候,最先进的工具是投影仪,老师们用蜡纸刻出各种图案或故事情节,能够缩小和放大的投影片给了孩子们很多的惊喜,黑白影像也成为孩子们乐于玩耍的光影游戏,还有透明胶片上的绘画,把透明水色的颜料画在胶片上,手工的抽拉胶片投影到幕布上,孩子们就能看到小草“长高”、雨滴“落下”的动态情景,就像看动画一样,让孩子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种简单的技术就能让孩子们眼睛放光,激发了孩子们探究的愿望和兴趣。
几十年过去,今天的幼儿园里已经有了电子白板、平板电脑、AI助手、机器人等等。幻灯片的时代已经悄悄过去,更新迭代的过程中从信息化走到了数字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到幼儿园的产品的迭代升级,归根到底,科技的作用始终没有变——它不是要取代老师,而是助力老师更创新、更高效、更精准地关注到儿童的需要,让孩子们的学习更有趣。
人工智能的崛起正在引发一场深刻的变革。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理解这一技术的潜力,更要主动拥抱技术,成为推动教育创新的实践者。未来的教育,必将是以AI为助手,推动儿童的个性化学习、场景化学习和游戏化学习等多元化学习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将真正成为儿童成长路上的引导者和支持者。
02
+
AI能在幼儿园做什么?
数据会说话,让老师更了解孩子
如果问一位幼儿园老师:
-
班上哪个孩子最爱运动?
-
运动过程中体能发展的情况如何?
-
孩子的语言发展的能力发展到哪个阶段?
-
教师是怎样支持儿童获得语言能力发展的?
-
哪个小朋友最近情绪有点低落?是什么原因?教师是怎样干预的?
……
相信大多数老师都能凭经验给出答案,但要精准记录每个孩子的学习准备、社会交往和身体发展情况等等,需要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而AI就像一个“超级助教”,能帮助老师分析孩子们的成长轨迹。
如:用AI系统记录孩子们的运动习惯,发现某个孩子在户外活动时,上臂力量运动比标准值低,老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增加这方面的运动游戏内容。如:用AI记录儿童的看图说话、改编故事、续编故事、自主阅读等,分析儿童的语言发展的情况,为儿童的语言学习提供有效的支持环境。
这些数据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帮助老师制定更合适的儿童游戏成长方案,让每个孩子都能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
减少琐碎事务,让老师专注于孩子
幼儿园老师每天的工作不仅仅是孩子游戏的玩伴,还需要写教案、写观察记录、儿童的成长档案等等。忙忙碌碌有的时候都不知道整天都在忙什么,回顾起来,感到又丢掉了最重要的部分——对儿童的观察与了解。AI的出现,正好可以减轻了很多重复性工作,借助于Deepseek就能够高效的助力我们做很多的事情,主要还能够激活我们的大脑,激发自己学习思考的动力。例如:智能的分析孩子的成长数据,给出老师个性化指导方案;语音识别技术帮忙记录一对一的倾听内容,让我们更加的了解了孩子关注的内容。
有了这些工具,老师们就能腾出更多时间陪孩子们玩耍、交流、互动,真正专注于教育的核心——儿童的发展。
沉浸式的学习,让孩子活动更生动
通过VR/AR技术,把孩子们“带”到呼伦贝尔的大草原、大兴安岭的森林、阿尔山的雪原,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季节的变化。普通的地板上变化无穷,捉小鱼、踢足球、脚踏钢琴等等,孩子们沉浸在游戏的乐趣中。
03
+
AI不能取代的三件事
虽然AI在很多方面都能帮助老师,但有些事情是它永远无法做到的,比如:
读懂孩子给予情感支持
AI可以分析孩子的行为模式,但它无法真正理解孩子的情感变化。一个孩子今天比平时安静一些,AI或许可能检测出来,但它绝对不会知道是什么原因,而爱护孩子的老师们一眼就能看出孩子的情绪变化,并马上用温暖的拥抱、喜欢的游戏、小伙伴之间的友谊等多元的引导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渡过内心的不悦。
创造生动的游戏体验
AI可以提供给我们知识,但真正让儿童体验到充满活力的互动,还是需要老师们创造有意义的活动情景。如,老师把自己扮演成蝴蝶仙子,与孩子一起翩翩起舞;老师带孩子们用旧奶粉罐做成“腰鼓”,与孩子们一起敲打节奏。这些充满想象创造的活动方式,是AI无法实现的。
给予每个孩子个性化的关怀
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这句话已经是深深的印刻在每个教师的脑海里,所以,每个孩子的情绪情感、每个孩子的合作能力、每个孩子的脾气秉性等,都需要教师关注到每一位孩子的需要,这也是AI无法真正做到的。
04
+
未来,AI与我们将如何协作?
AI不会取代老师,而是让老师们更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情——陪伴孩子成长。想象一下未来的幼儿园:因为有AI的助力,教师们更加精准的捕捉到孩子们的喜好。喜欢昆虫的孩子,AI自动推送“微观世界”的探索任务;爱跳舞的孩子,学习数学时也会用节奏的游戏进行辅助;爱运动的孩子,跳远的过程中渗透着对一次次数字的记录和分析,无痕的、自然而然的,在兴趣和好奇心的助力下儿童获得全面的发展。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而AI的作用,就是帮助老师更好地理解孩子们的需求,提供更适合孩子们的学习方式。
AI不仅是教师的助手,是培养教师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助推器,也是孩子们学习和发展的重要伙伴。
写给老师们的一句话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教师们必须具备前瞻性的视野,积极思考未来教育的发展动向,始终关注教育的核心价值,确保技术的应用始终服务于儿童的全面发展。我们需要做的,不是与AI竞争,也不是掩耳盗铃的看不见AI的存在,而是要学会如何利用它,让它成为教师的助手、成为孩子们游戏中的一部分,让孩子们在科技的帮助下,更自由、更自信、更快乐地成长。
亲爱的老师们,
您对AI在幼儿园的应用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您的想法吧!
END
继文视角
继文随笔
继文夜话
煮一壶铁观音,茶音高而持久,滋味醇正浓厚,香气如空谷幽兰,一泡浓郁,二三便如佳境,四五六深入灵魂,七泡余香回神,犹如独特视角,亦如老友畅谈,豁然开朗于醍醐间,岁月时光里教育初心常伴。
优师教研
鹤鸣生活谁乐继,琴心童画趣成文
我有一杯好茶,你有时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