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废旧纸张制作立体贺卡:艺术领域的创意实践
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利用废旧纸张制作立体贺卡是一项既环保又富有创意的活动。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艺术表达和审美情趣。以下是我对如何引导幼儿完成这一活动的详细建议,结合了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的教育理念,以及蒙台梭利的“做中学”原则。
一、前期准备: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
情境导入
- 通过讲述一个与贺卡相关的故事(如《小熊的礼物》),或播放一段关于环保的动画视频,激发孩子的兴趣。
- 提出问题:“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贺卡呢?”引导孩子发现废旧纸张的用途。
-
材料准备
- 废旧纸张:杂志、包装纸、卡纸等。
- 工具:剪刀、胶水、彩笔、贴纸等。
- 辅助材料:亮片、丝带、纽扣等,增加装饰性。
二、制作过程:分步引导,注重创意
-
设计形状与结构
- 教授建议:华爱华教授曾提出,幼儿的艺术活动应注重“过程体验”而非“结果完美”。
- 引导孩子先设计贺卡的基本形状(如心形、圆形、方形),并教会他们如何折叠纸张以形成立体效果。
-
剪贴与装饰
- 让孩子自由选择废旧纸张,剪出喜欢的图案(如花朵、星星、动物等)。
- 鼓励孩子用多种材料进行装饰,体现个性化的艺术表达。
-
立体效果制作
-
通过折叠、粘贴等方式,让图案“跳”出贺卡表面,形成立体效果。例如:
- 将剪好的花朵底部折叠一小部分,粘贴在贺卡上。
- 用纸条折叠成立体弹簧,粘贴在贺卡中间。
-
三、教育价值:多领域融合,全面发展
-
艺术领域
- 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大胆尝试不同的色彩搭配和造型设计。
-
科学领域
- 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纸张的材质特性和立体结构的基本原理。
-
社会领域
- 引导孩子思考环保的意义,养成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
语言领域
- 在制作过程中,鼓励孩子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和创作过程,提升表达能力。
四、教师支持:关注个体,灵活引导
-
分层指导
- 对于能力较强的孩子,鼓励他们尝试更复杂的立体设计;对于能力较弱的孩子,提供简单的模板或示范。
-
情感支持
- 虞永平教授曾强调:“教师的支持应体现在对幼儿情感需求的关注上。”在活动中,及时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
延伸活动
- 制作完成后,可以组织“贺卡展览”,让孩子分享自己的作品,或者将贺卡送给家人或朋友,传递情感。
五、案例分享:创意无限,成果展示
在一次大班的艺术活动中,教师引导孩子们用废旧杂志制作立体贺卡。孩子们将杂志上的图片剪下来,折叠成小动物,粘贴在贺卡上,并添加了亮片和丝带。最终,孩子们不仅完成了精美的贺卡,还在分享环节中表达了对环保的理解和对家人的爱。
六、总结
用废旧纸张制作立体贺卡,既是一次艺术创作,也是一次环保教育。通过教师的巧妙引导,孩子们不仅能体验到创作的乐趣,还能在动手实践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正如蒙台梭利所说:“儿童的双手是智慧的象征。”让我们用艺术点亮孩子的童年,让创意在他们的手中绽放!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