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融入立德树人教育内容与关键元素,是一项既具挑战性又充满创意的任务。以下是一些专业且实用的策略,帮助幼儿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教育目标:
1. 设计情境化探究任务
- 策略:将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如尊重、责任、合作、诚信等)融入探究任务的情境中。例如,设计一个“社区小卫士”的探究活动,让幼儿通过合作调查社区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如何为社区负责等。
- 专家观点:华东师范大学的李季湄教授指出,情境化学习能够帮助幼儿在真实的问题解决中内化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角色扮演与体验式学习
- 策略: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体验不同角色的责任与情感。例如,在“小小医生”的探究活动中,幼儿可以扮演医生、护士、病人等角色,学习如何关心他人、如何合作解决问题。
- 案例:北京师范大学的刘焱教授曾提到,角色扮演是幼儿理解社会角色和道德规范的有效方式,能够帮助他们在体验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 故事与绘本引导
- 策略:选择蕴含立德树人主题的绘本或故事,作为探究活动的导入或延伸。例如,在探究“动物朋友”时,可以引入《小兔子乖乖》的故事,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与朋友相处、如何遵守规则。
- 资源推荐: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作品《草房子》系列,通过生动的故事传递了友谊、责任等价值观,适合作为探究活动的补充材料。
4. 合作规则与反思
- 策略: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与幼儿共同制定合作规则,如“轮流发言”“认真倾听”“互相帮助”等。活动结束后,引导幼儿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这些规则,并讨论如何改进。
- 专家观点:南京师范大学的虞永平教授强调,规则意识和反思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他们在合作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5. 跨学科整合
- 策略:将立德树人的内容与其他学科(如艺术、科学、语言等)相结合。例如,在探究“植物的生长”时,可以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讨论植物如何“合作”为人类提供氧气,从而引申到人类应该如何保护环境、关爱自然。
- 案例:上海市特级教师应彩云曾设计过一堂“植物与环保”的探究活动,通过跨学科整合,帮助幼儿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环保意识。
6. 家园共育
- 策略:将探究活动延伸到家庭,鼓励家长参与。例如,在探究“家庭责任”时,可以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完成“家庭小任务”,如整理房间、照顾宠物等,并在班级中分享体验。
- 专家观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刘占兰研究员指出,家园共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能够帮助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形成一致的行为规范。
7. 评价与激励
- 策略: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和评价幼儿的行为,及时给予正向反馈。例如,当幼儿在合作中表现出关心他人、主动分享时,教师可以给予表扬,并鼓励其他幼儿学习。
- 工具推荐:使用“行为观察记录表”或“合作评价量表”,帮助教师系统记录幼儿的表现,并为后续教育提供依据。
8. 文化浸润
- 策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探究活动。例如,在探究“节日习俗”时,可以引导幼儿了解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并讨论如何传承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
- 案例:北京市特级教师王莉曾设计过一堂“中秋节”的探究活动,通过制作月饼、分享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团圆、感恩的意义。
通过以上策略,教师可以在幼儿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巧妙且有效地融入立德树人教育内容与关键元素,帮助幼儿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最终成为具有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公民。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