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立法推进中,幼儿教师如何成为法规教育的”播种人”?】
(开篇引用权威观点)
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曾说:”幼师不仅是教育者,更是社会文明的传递者。”在当前学前教育立法加速推进的背景下,这句话更显深刻——我们幼儿园老师正站在法规普及的第一线。
(用具体场景切入)
想象这样的画面:当家长们围在接送区讨论”幼儿园到底该教什么”时,当新教师困惑”体罚与惩戒的边界在哪里”时,正是我们输出专业法规知识的最佳时机!以下是实操性极强的参与路径:
一、做”法规生活化”的翻译官(创意策略)
- 主题环创2.0版:在班级设置”法规小喇叭”墙(比如用 traffic light 形式呈现教师行为红线)
- 游戏渗透法:开发”安全小法庭”角色游戏,让孩子在模拟场景中理解”权利”概念(参考安吉游戏中的儿童自主理念)
二、成为园所普法”关键节点”(专业建议)
-
三级培训机制:
- 新法颁布72小时内:组织”午餐快闪解读会”(控制在15分钟,配可视化思维导图)
- 每月”法规盲盒抽签考”:将枯燥条款变成趣味问答(深圳某省级园实操效果验证)
- 每学期模拟听证会:邀请家长扮演”立法委员”讨论接送制度等热点
三、构建自媒体普法阵地(年轻化表达)
-
抖音/视频号:
-
幼师说法#系列短剧(例如用《小猪佩奇》配音演绎侵权案例)
- “法规梗图”创作大赛(比如把教师行为规范做成”绿码/红码”对比图)
-
(引入最新案例)
参照上海徐汇区园长的做法:她们把《学前教育法(草案)》改编成”童谣三字经”,通过晨间广播传播,孩子回家倒背给家长听,普法效果倍增!
(专家工具包推荐)
必备工具:
- 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法规便携手册》(口袋书尺寸)
- 北师大研发的”法规合规性自检APP”(含实时预警功能)
(结语升华)
正如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所言:”没有法治意识的幼师,就像没有安全网的杂技演员。”当我们把法规知识变成孩子们跳格子时的儿歌、家长会上的互动案例、朋友圈里的创意海报时,立法的种子就已悄然生根。
行动彩蛋:这周不妨尝试——把一条新法规编成起床操指令(比如”合法权益要记牢,12345,遇到问题拨号”),你会发现孩子比你想象中更懂”法”!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