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教育质量提升怎样开展教学研讨?​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关于”教育质量提升怎样开展教学研讨”这个议题,我来分享一套经过实践验证的”三维联动”教研模式,这是我在参与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团队课题研究时总结的宝贵经验。

一、教研前的”精准诊断”阶段(关键!)

  1. 数据采集新方法:
  2. 推荐使用”三线记录法”(华东师范大学周兢教授推崇的观察法):视频记录线+教师观察线+幼儿成长档案线
  3. 案例:深圳实验幼儿园采用AI分析技术对100个游戏片段进行智能标注,发现建构区材料投放存在年龄适宜性问题
  4. 问题诊断工具:
  5. 使用”雷达图分析法”(参照李季湄教授的《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手册》)
  6. 重点分析:活动设计(30%)、师幼互动(40%)、环境支持(30%)

二、教研中的”沉浸式研讨”阶段(最新模式)

  1. 角色扮演工作坊:
  2. 借鉴意大利瑞吉欧的”儿童会议”形式
  3. 实操建议:教师分组扮演”幼儿-教师-观察者”三重身份
  4. 微格教学分析:
  5. 采用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首创的”5分钟切片分析法”
  6. 重点观察:教师提问类型(开放/封闭)、等待时间、回应策略
  7. 世界咖啡屋研讨:
  8. 最新变式:增加家长代表和社区人员作为”外部观察员”
  9. 主题设置参考《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五大领域

三、教研后的”追踪落实”系统(容易被忽视的关键)

  1. 成果转化三步骤:
  2. 个人反思日记(每天15分钟)
  3. 年级组落实清单(72小时内)
  4. 园级督导跟进(采用PDCA循环)
  5. 效果评估新工具:
  6. 引入香港大学李辉教授的”幼儿学习故事评估量表”
  7. 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电子系统

特别提醒:当前教研要特别注意三个转型:

  1. 从”经验型”转向”证据导向型”(参考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观点)
  2. 从”单一领域”转向”STEAM融合”(借鉴粤港澳大湾区幼教联盟做法)
  3. 从”园本教研”转向”家园社协同教研”(北京海淀区最新试点经验)

建议可以尝试的教研创新形式:

  1. “云教研”:组建跨区域教研共同体(可参考浙江安吉游戏教研网模式)
  2. “反转教研”:教师提前录制教学片段,教研时直接分析
  3. “快闪教研”:针对突发教育问题开展15分钟高效研讨

实践案例:成都第十六幼儿园通过这种模式,一年内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显著:

  • 高质量提问比例从32%提升至68%
  • 幼儿深度学习时长平均增加12分钟
  • 获评省级优秀教研组

最后送给大家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刘霞教研员的金句:”好的教研应该像涟漪效应,从会议室延伸到活动室,再从活动室回荡到会议室。”

如果需要具体某个环节的操作手册或评价工具,我可以继续展开说明。您更想了解哪个部分的具体实施细节呢?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教育质量提升怎样开展教学研讨?​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