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快乐浸润童年:幼儿教师打造快乐学习的5个妙招
快乐学习≠无目的玩耍
很多新手教师常陷入一个误区:认为让孩子快乐就是放任自由玩耍。实际上,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How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兴奋点。快乐学习的关键在于发现并激活这些兴奋点。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教授强调:”快乐是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但快乐必须与有质量的学习体验相结合。”
营造快乐学习环境的5个专业策略
1. 游戏化教学设计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许卓娅的研究表明,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建议教师:
- 设计”教学游戏”而非”游戏教学”,如将数学概念融入”超市购物”角色游戏中
- 采用台湾幼教专家林士真提出的”三阶段游戏引导法”:自由探索→引导深化→分享反思
- 案例:上海荷花池幼儿园的”快递员游戏”,孩子在派送包裹中自然习得空间方位、数量等概念
2. 多感官体验激活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研究发现,多感官参与能显著提升幼儿学习兴趣和记忆保持率。可以:
- 设置”感官探索站”,提供不同材质、气味、声音的探索材料
- 设计”全身反应”活动,如用身体动作表现字母形状
- 实践案例:深圳实验幼儿园的”香味科学课”,幼儿通过闻、尝、触摸等多种方式探索食物变化
3. 正向反馈机制
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指出:”幼儿需要即时、具体、描述性的反馈。”建议:
- 采用”三明治反馈法”:肯定+建议+鼓励
- 设置可视化进步图表,如”优师教研”上贴成果叶
- 避免空泛表扬,而是说”我看到你刚才和小明轮流玩积木,这真是友好的行为”
4. 适度的挑战与选择权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Deci和Ryan的自我决定理论同样适用于幼儿教育。教师可以:
- 提供”挑战阶梯”,设置不同难度层次的活动供选择
- 给予有限选择权:”你想先画树叶还是先观察昆虫?”
- 案例:杭州市行知幼儿园的”任务超市”,孩子自主选择探索项目
5. 情绪安全基础
著名幼儿教育专家丽莲·凯兹(Lilian Katz)强调:”没有情绪安全,就没有有效学习。”建议:
- 建立可预测的一日流程,减少不确定感
- 设置”情绪冷静角”,配备柔软的靠垫和情绪卡片
- 教师自身保持情绪稳定,用平和的声音与孩子交流
快乐学习的3个预警信号
- 虚假快乐:只有表面热闹,缺乏深度学习迹象
- 过度刺激:活动转换过快,导致幼儿疲劳和注意力分散
- 公平缺失:某些孩子长期主导活动,其他孩子参与度低
北京市特级教师沈心燕提醒:”教师要像一名细心的园丁,既能欣赏花朵绽放的快乐,也要关注每株幼苗不同的生长节奏。”
实践工具包
-
快乐学习评量表(可每日自评):
- 幼儿主动参与时长占比
- 自发笑声和欢呼频次
- 活动后的持续讨论热度
-
简单易行的快乐催化剂:
- 意想不到的材料组合(如冰块+食用色素)
- 适度的”颠覆常规”(偶尔在走廊上课)
- 教师参与游戏的真诚态度
-
推荐资源:
- 书籍:《游戏,儿童学习的语言》(Vivian Paley)
- 教具:Kaplan公司的情绪面具套装
- 在线课程:Coursera上的”幼儿快乐教学策略”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但首先必须是快乐的探索者。”作为幼儿教师,我们的专业价值不仅在于教会孩子什么,更在于保持他们对世界的好奇与热爱,让学习的种子在快乐的土壤中自然发芽。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