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怎样让节气课程成为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的 “新途径”?​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让节气课程成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引擎”——基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融合的实践路径

导言
当下学前教育领域正在经历从”标准化教学”到”文化浸润式教育”的转型期。节气课程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然教育价值,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载体。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曾指出:”节气教育是教师观察力、课程生成力和文化素养的’三合一’练兵场。”那么,如何让这个”练兵场”真正助推教师成长?让我们从四个维度展开探讨。

一、节气课程的”三重价值”——为何能促进教师发展

1. 观察记录的”自然实验室”(专业能力提升)

二十四节气变化为教师提供了72物候的天然观察素材。南京实验幼儿园的章丽园长团队研究发现,持续记录”梧桐落叶时间””蚯蚓出土规律”的教师,其观察记录质量在3个月内提升47%。建议建立《教师自然观察力发展量表》,量化成长轨迹。

2. 课程生成的”动态试炼场”(教学设计创新)

立夏的”斗蛋游戏”、霜降的”柿子探秘”等传统活动,要求教师进行现代教育转化。深圳梅林一村幼儿园的姚艺园长提出”3-3-3″改造法则:保留30%传统仪式、创新30%体验形式、开发30%延伸活动。

3. 文化素养的”活态教科书”(人文底蕴积淀)

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强调:”节气认知是教师文化自觉的起点。”建议开展”节气文化工作坊”,通过甲骨文解读节气字源、古诗词品鉴等途径,如解析”芒种”二字背后的农耕智慧。

二、实施路径的”四步进阶法”——具体怎么做

1. 建立”三环学习共同体”(组织保障)

  • 核心圈:骨干教师组成”节气课程研发组”
  • 实践圈:全员参与节气主题活动实施
  • 拓展圈:邀请民俗专家、老农组建智囊团
    (案例:成都十六幼通过该模式产出了《川味节气》特色课程)

2. 开发”五维观察工具箱”(技术支持)

| 工具类型 | 具体应用 | 发展指标 |
|———-|———-|———-|
| 物候相机 | 对比惊蛰前后昆虫活动 | 比较分析能力 |
| 温度曲线图 | 记录冬至到夏至温差 | 数据分析能力 |
| 儿童语录本 | 收集对节气的童言妙语 | 倾听解读能力 |

3. 创设”双线研修模式”(实施策略)

  • 线上:搭建”节气慕课”平台,包含:

    • 名家讲堂(如北京大学王娟教授的民俗学讲座)
    • 案例库(200+节气活动视频)
    • 互动社区(跨园所经验分享)
  • 线下:开展”节气教研开放日”,特色环节包括:

    • “盲盒说课”:随机抽取节气进行即兴教学设计
    • “问题拍卖会”:将节气实施难题进行”竞标”解决

三、效果评估的”三维坐标体系”(质量监控)

1. 儿童发展维度

• 使用《节气主题儿童行为观察量表》(杭州市西湖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研发)
• 重点评估:自然探究行为、文化认知表现等

2. 教师成长维度

• 采用”成长档案袋”记录:

  • 原创节气活动方案
  • 典型观察记录
  • 反思札记(如《我是这样改造寒食节活动的》)

3. 园本课程维度

• 构建”星级评定制度”:
★★ 节气活动常态化
★★★ 形成园本课程框架
★★★★ 产出可推广研究成果

结语
节气课程就像一座桥梁,一端连着中华文明的千年智慧,一端通向教师的专业未来。正如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教授所言:”当教师能带着孩子感受’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意境时,她已经在实现从’教书匠’到’文化传承者’的蜕变。”让我们以节气为媒,开启教师发展的新航程。

(附)节气课程资源包:

  1. 《二十四节气儿童活动设计100例》(中国农业出版社)
  2. “跟着节气学观察”系列微课(华东师大开放教育学院)
  3. 节气园本课程建设案例集(中国幼教网专题页面)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怎样让节气课程成为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的 “新途径”?​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