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棒了!科学启蒙确实是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黄金钥匙🔑。作为深耕幼教20年的老园长,我一直推崇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提出的”玩中学,做中悟”理念。下面结合我和北京实验幼儿园王亚萍园长的实践经验,分享几个”接地气”的落地方案:
🌟 超实用的”三步式”科学活动设计法(以中班”浮沉实验”为例):
1️⃣ 魔法提问阶段:”如果把你的小鞋子放进水里会怎样?”(先引发认知冲突)
2️⃣ 疯狂探索时间:提供回形针、积木、橡皮泥等20+种材料自由测试(建议用透明收纳盒分组摆放)
3️⃣ 思维可视化:用”泡泡图”记录发现(如图片+符号:⚓下沉 ✔️漂浮)
💡 创新培养的5个妙招(海淀区特级教师张春燕独创):
- “错误变宝藏”:故意把纸巾说成”防水材料”,让孩子证伪
- 材料变形记:每周三”STEM百宝箱”更新(旧CD、吸管、纽扣等)
- “科学家剧场”:角色扮演时佩戴DIY护目镜和实验服
- 问题漂流瓶:家长和孩子共同提交生活问题(如”电梯按钮原理”)
- 微项目研究:3-5天持续观察豆芽生长(配发儿童显微镜🔬)
🎯 关键指标评价体系(参考上海二期课改标准):
- 好奇指数:主动提问频率(优质问题贴满”问号墙”)
- 韧性值:失败后重新尝试的次数(用乐高积木搭建”毅力塔”)
- 发散度: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案数量(”雨伞除了挡雨还能…”脑暴)
记得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说过:”孩子的科学思维藏在指尖上”。最近我们园用”光影探秘”活动(手电筒+彩色玻璃纸),大班孩子竟自主发现了光的叠加原理!建议每周至少开展2次15分钟”迷你实验室”活动,材料就选生活常见物品——上周孩子们用快递泡泡纸研究声音传播,那兴奋劲儿胜过高价教具呢!
【明日 Try】小任务:明天晨间活动时,试试把常规的植物浇水改成”谁喝得多”竞赛(同量水浇不同植物,插雪糕棍测湿度),保证孩子们追着你问为什么!需要具体某个领域的活动设计方案随时喊我~ ✨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