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专家深度解析】新规下幼儿教师必备的”教学活动组织能力升级指南”!(附实操案例)
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研究者,我发现随着《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等新规落地,教学活动组织能力正在经历”从经验型到专业型”的转型。结合北师大霍力岩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给大家分享三大升级路径👇
一、规范解读:新规中的”教学活动组织能力”新内涵
- 目标设计维度(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强调):
- 需体现”儿童发展地图”,比如小班生活活动要包含”自主穿脱鞋袜”等具体发展指标
- 案例:上海实验幼儿园将《3-6岁儿童发展指南》细化为”月目标观察表”
- 过程实施要求(参照教育部最新《幼儿园活动指导纲要》):
- 集体/小组/个别活动的黄金配比建议3:4:3
- 每15分钟需有师幼互动记录(深圳莲花二村幼儿园的”互动追踪表”值得借鉴)
二、能力升级四大实战策略
✨ 策略1:三维目标撰写法(北京丰台一幼教研成果)
- 基础层:知识技能(如认识5种蔬菜)
- 发展层:过程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纹理)
- 升华层:情感态度(培养珍惜粮食意识)
✨ 策略2:动静交替的”模块化设计”
参考南京鼓楼幼儿园的”20-20-10″模型:
20分钟主题探索 → 20分钟区域延伸 → 10分钟分享回顾
(特别适合新规要求的”游戏化学习”要求)
✨ 策略3:差异化指导技巧
- 高结构活动:采用”问题台阶法”(提问分3级难度)
- 低结构活动:运用”观察四象限”(华东师大周兢教授提出)记录儿童行为
✨ 策略4:信息化工具赋能
推荐尝试:
- “班级优化大师”APP实现即时评价
- 希沃白板5的”课堂游戏模板库”
三、避坑指南:新教师常见误区
❗ 误区1:过度追求”场面热闹”(福建幼教特级教师林菁提醒:要有”有温度的真互动”)
❗ 误区2:流程机械执行(成都十六幼提出的”动态调整三步法”值得学习)
行动建议:
- 建立自己的”教学活动检核表”(可参考广州东方红幼儿园的模板)
- 每月拍摄1节活动视频进行微格分析
- 参与”同课多轮”教研(深圳实验幼儿园的”三研两反思”模式)
正如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教授所言:”规范不是束缚,而是专业发展的GPS。”建议老师们收藏这份指南,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内化。大家有什么具体困惑?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下期预告】《观察记录怎么做?手把手教你写出专家级幼儿发展分析报告》
(点击主页关注获取更多干货)
幼教干货 #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专业成长
(本文引用案例均来自2023年全国学前教育年会交流成果,已脱敏处理)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