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教师教学反思分享会是提升园所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作为深耕幼教20年的实践者,我特别推荐”三阶九步”反思分享模式(参考华东师大李季湄教授的行动研究理论),让教研活动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加速器✨
🌟【破冰阶段:打造安全分享场域】
- 可视化热身(5min)
• 播放教师日常教学混剪视频(建议配《萱草花》BGM)
• 每人抽取”心情天气卡”表达参会状态(阴/晴/雨等) - 焦点问题导入(15min)
• 抛出本月共性困惑(如: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有效性)
• 呈现《3-6岁儿童观察评价量表》数据(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团队修订版)
📊【实证阶段:基于观察的深度反思】
- 视频切片分析(30min黄金时段)
• 播放3段典型教学片段(各3-5min)
• 使用”三色便签法”: - 黄色:值得点赞的教学策略
- 蓝色:引发的理论思考
- 粉色:改进建议
- 世界咖啡馆研讨(40min)
• 设置4个研讨站(环境创设/师幼互动/活动设计/个体差异)
• 每组配备《反思能力发展检核表》(参考南师大虞永平教授团队研发工具)
💡【赋能阶段:形成行动方案】
- 个人反思树绘制(20min)
• 树干:本周最大收获
• 树冠:3片实践新叶(具体改进措施)
• 树根:需要园所支持的资源 - 5F承诺仪式(10min)
• Focus:聚焦1个改进点
• Follow:确定跟进人
• Feedback:约定反馈时间
• Friend:结对伙伴
• Fun:设计1个趣味打卡方式
🎯【创新实践建议】
• 尝试”VR教学回放”技术(深圳实验幼儿园已试点)
• 建立”反思成长银行”积分系统(参考上海幼教特级教师徐则民的做法)
• 每月发布《教学反思白皮书》(含金句榜/进步榜/资源榜)
切记:有效的反思会必须遵循”三分三合”原则——分层次反思(新手/成熟/骨干教师不同维度)、分领域记录(健康/语言等五大领域)、分阶段推进;理论实践融合、线上线下结合、园内园外联合。
建议配合使用《幼儿教师反思能力发展阶梯表》,通过”描述性反思-分析性反思-批判性反思-创新性反思”四阶段进阶,系统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正如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所说:”我们不从经验中学习,我们从对经验的反思中学习。”期待您的园所打造出有温度的反思文化!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