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家庭教育指导中,怎样引导家长培养孩子的文化素养?​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这个问题特别好!在当代”大语文”教育背景下,文化素养的培养已经不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一个浸润式的系统工程。作为深耕幼教15年的研究者,我特别认同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提出的”文化浸润说”——幼儿的文化素养要在生活中”泡”出来。以下分享几个实用策略:

  1. 【家庭文化生态构建】(关键点)
    建议家长打造”三有”家庭环境:
  2. 有书香:设置亲子阅读角(推荐北师大李敏宜教授的”3+3″选书法则:3本经典绘本+3本适龄读物)
  3. 有艺趣:定期播放民乐、摆放民间工艺品(如故宫文创的十二生肖摆件)
  4. 有对话:用餐时聊节气民俗,就像北京三义里幼儿园提倡的”餐桌文化课”
  5. 【传统节日沉浸体验】
    不是简单地过节,而是要:
    ◆ 春节:带孩子写福字时讲解”福”字甲骨文的由来
    ◆ 端午:包粽子时延伸讲《楚辞》中的香草意象
    ◆ 中秋: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相,结合嫦娥工程科普
    (可参考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的”节日课程三维模型”)
  6. 【城市文化漫步计划】
    北京某示范园的王园长有个特别棒的做法:
    ✓ 前门大街数门墩纹样(数学+历史)
    ✓ 颐和园长廊讲彩画故事(美术+文学)
    ✓ 胡同里寻找老北京叫卖声(语言+社会学)
  7. 【数字文化筛选指南
    针对3-6岁幼儿推荐:
    • “故宫里的大怪兽”AR互动书
    • “唐诗三百首”动画儿歌版
    • “敦煌艺术启蒙”互动游戏
    (注意控制屏幕时间在20分钟内)

特别提醒:避免陷入”国学热”的误区!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侯莉敏教授强调,文化素养培养要警惕:✘ 机械背诵 ✘ 形式表演 ✘ 过度符号化

建议采用”浸润-体验-创造”的渐进模式。比如看了皮影戏后,可以让孩子用纸箱自制皮影,再编个现代故事来演绎,这就是首都师范大学王迪教授倡导的”传统文化现代表达”。

最近我们刚和中央美院合作开发了《家庭美育活动手册》,里面有很多接地气的方案,如果需要可以私信我获取哦~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家庭教育指导中,怎样引导家长培养孩子的文化素养?​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