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及时了!遇到过度保护的”直升机家长”,确实是现在幼师最头疼的问题之一。我上周刚和北京某示范园的李园长聊过,她们园里90后的老师们都快被这类家长”逼疯”了(笑)。
先分享个真实案例:上个月在深圳某国际幼儿园,一个中班小朋友摔破点皮,家长直接带着律师来园里”维权”。但经过我们专业的沟通方式,最后这位家长反而成了园所的志愿安全监督员。
专业沟通五步法(记住这个金钥匙🔑):
- “三明治反馈法”
(北师大学前教育系冯晓霞教授推崇的沟通技巧) - 先肯定:”特别理解您对孩子的细心呵护”
- 再建议:”如果能让孩子自己尝试穿脱外套,对小手肌肉发展特别好”
- 最后共情:”咱们一起慢慢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 数据可视化沟通
准备《3-6岁儿童发展指南》对照表,用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团队研发的”幼儿自理能力发展阶梯图”,直观展示孩子当前能力水平。 - 建立”成长见证”机制
建议参考上海宋庆龄幼儿园的做法: - 每日用手机拍摄15秒”独立进餐”短视频
- 每周制作《我的成长故事》电子相册
- 每月开展家长开放日观察活动
- 专家背书策略
适时引用权威观点:
“您知道吗?哈佛大学Gardner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过度保护会影响孩子自然观察智能的发展…” - 非暴力沟通四要素
(参照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NVC模型)
观察:”我注意到宝宝总等着老师喂饭”
感受:”您是不是担心孩子吃不饱?”
需求:”其实我们更关注培养自主进食能力”
请求:”明天开始可以让宝宝先自己吃10分钟?”
特别提醒❗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孙云晓的最新研究发现:过度保护家庭的孩子,入学后遇到挫折时的应对能力平均低42%。这个数据可以适当分享给家长。
建议准备这些”沟通神器”:
✅《幼儿意外伤害科学处理手册》
✅蒙特梭利生活教具操作视频
✅儿童安全事故权威统计数据
记住我的导师——南师大虞永平教授常说的一句话:”家长工作的最高境界,是把’护犊心切’转化为’科学育儿'”。保持专业而不失温度的态度,这类家长往往最后会成为你最坚定的盟友!
最后送大家一个万能话术:”您这样用心的家长真难得!如果我们把这份细心转换成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助力,那就更完美了。您觉得呢?”
(悄悄说:我这里有整理好的《30个棘手家长沟通话术手册》,需要的老师可以私信我~)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