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采风活动3.0版】让本土文化在孩子心中”活”起来——资深幼教专家教你玩转特色课程
作为深耕学前教育15年的研究者,我曾跟随华东师范大学朱家雄教授团队深度考察过36所幼儿园的文化课程。今天要分享的”五感沉浸式文化采风”模式,已在南京实验幼儿园等园所实践取得惊人效果——孩子们不仅能说出家乡5个非遗项目,还会自发用方言童谣做游戏!
一、破题关键:文化采风≠走马观花
(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观点)
“文化体验必须突破’看听记’传统三件套,要让幼儿成为文化的’小生产者’而非’小消费者’。”
二、实战落地方案(分年龄段设计)
💡托小班(2-3岁):”魔法感官箱”探秘
• 准备装有本地特色物料的探索箱(如绍兴园的黄酒坛布艺、龙井茶渣)
• 设计”感官配对游戏”:闻茶香找茶树图片/摸绸布选蚕宝宝照片
• 杭州星辰幼儿园的创新做法:将西湖藕粉加入感官盆,让孩子用脚体验”踩藕粉”
💡中班(4-5岁):”文化侦探”任务卡
- 创设问题情境:”老街的牌坊为什么有龙纹?”
-
发放侦探工具包:
- 迷你放大镜观察建筑纹样
- 录音笔采访社区老人
- 刮画纸拓印青石板纹路
- 成都十六幼的成功案例:孩子们发现宽窄巷子门墩差异后,自发用积木搭建”门墩博物馆”
💡大班(5-6岁):”文化创变营”
• 阶段一:组建”童眼采风团”拍摄vlog
• 阶段二:开设”儿童文化工作坊”:
- 用陶泥复刻古窑遗址
- 改编皮影戏演绎新故事
• 景德镇幼儿园的惊艳成果:5岁幼儿设计的”青花瓷零食包装”被当地厂商采用
三、让文化扎根的3个秘诀✨
-
“三间教室”理论(上海特级教师徐则民提出):
- 第一间:真实社区(采风现场)
- 第二间:班级环境(创设文化角)
- 第三间:儿童心智(项目延伸)
- 家长参与新模式:
• 制作”家庭文化护照”
• 开展”祖孙手艺大赛”
(广州荔湾幼儿园通过此方法收集到23种濒临失传的童玩) - 评价可视化工具:
▫️文化感知雷达图
▫️非遗技能优师教研
▫️方言使用热力图
特别提醒:避免陷入”伪文化课程”陷阱!去年我们在评估中就发现某园所谓的”茶文化课程”竟让孩子机械背诵茶叶品种表——真正的文化教育应该像深圳莲花二村幼儿园那样,带孩子参与从采茶、制茶到设计茶具的全过程。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引自南京师大虞永平教授):”当孩子开始用文化元素创造自己的游戏规则时,教育就成功了。”记得收藏这份实操指南,下期我们将揭秘如何用”儿童议事会”深化文化课程!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