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专家,我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开始重视幼小衔接这个关键过渡期。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常说的一句话:”幼小衔接不是提前学拼音算数,而是培养能适应未来学习的关键能力。”让我们从三个维度来破解这个难题:
一、专业能力升级(附具体策略)
- 观察评估能力
- 使用”学习品质观察量表”(参考美国HighScope评价体系)
- 案例:杭州西湖区某园采用”游戏故事记录法”,通过积木区观察发现孩子空间思维差异
- 课程设计能力
- 推荐尝试”项目式学习”(如深圳实验幼儿园的”小学探秘”项目)
- 设计”入学准备20件事”活动清单(包含整理书包、课间10分钟规划等)
二、核心能力培养策略
- 执行功能训练(神经科学专家周兢教授重点强调)
- 桌面游戏:”德国心脏病”培养抑制控制
- 集体活动:”指令反转游戏”(当老师说”站起来”时要坐下)
- 社会适应能力
- 创设”混龄互助小组”(参考安吉游戏模式)
- 开展”校园寻宝”定向活动(培养空间认知和合作)
三、创新实践方案
- 时间管理培养
- “沙漏可视化管理”:用不同时长沙漏对应不同活动
- “课间十分钟体验站”:设置饮水、如厕、休息等打卡点
- 前书写准备
- 非纸笔活动:在沙盘写”地书”、用身体摆字母
- 推荐王春燕教授的”三维书写准备”体系
特别提醒: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研究发现,过度强调知识准备的幼儿在三年级后劲不足。建议把握三个原则:
1)游戏化程度要”深”不要”浅”
2)学习内容要”活”不要”死”
3)能力培养要”实”不要”虚”
最后分享上海市特级教师徐则民的观点:”好的幼小衔接应该像呼吸一样自然。”建议教师每月做一次”能力发展对照表”,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小学课标进行能力维度对标,这样既能把握方向又不失幼教本色。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