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记录幼儿在语言游戏中科学词汇运用的成长档案,我们可以借鉴上海市特级教师应彩云提出的”观察-解读-支持”三维记录法,结合最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给出以下专业建议:
一、动态捕捉的4种记录方式(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推荐)
- “词汇雷达图”追踪法
制作包含物理、生物、地理等维度的科学词汇坐标系,用不同颜色贴纸标记幼儿每次使用的新词汇。如: - 物理类(沉浮/磁力/折射)用蓝色
- 生物类(光合作用/触角/幼虫)用绿色
- 地理类(岩浆/季风/沉积岩)用褐色
- 游戏情境录像切片
选取5-10个关键片段,按”语言事件分析法”标注:
[3’22”] 积木搭建时说出”三角形是最稳固的结构”
[7’15”] 观察蚂蚁时说”它们在用触角传递信息”
二、进阶式评价指标体系(参考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团队研发的LENS量表)
- 词汇运用水平分级记录:
• 模仿级:重复教师用语(”这个是磁铁”)
• 迁移级:转换情境使用(”积木像磁铁一样吸住了”)
• 创造级:自编科学比喻(”彩虹是太阳光的七胞胎”) - 记录案例示范:
【观察日期】2023.11.15
【游戏场景】光影探索区
【幼儿语录】”老师,我的手影在变魔术!大巨人变小矮人是因为光爷爷走远路了”
【发展分析】创造性融合了光学原理(距离与影像关系)和拟人表达,达到《指南》语言领域”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典型表现
三、支持性成长建议(借鉴芬兰Early Steps课程框架)
- 建立”科学词汇银行”互动墙:
将幼儿自发生成的科学比喻制成”词汇存折”,如:
• 明明存入了”雨伞是蒲公英的飞行器”(空气阻力)
• 朵朵存入了”蜗牛壳是它的随身公寓”(生物构造) - 实施”1+X”反馈策略:
• 基础反馈:即时用表情符号肯定(👏表示精确使用,💡表示创意使用)
• 拓展反馈:每周评选”科学金话筒”,将精彩用语编入班级科普绘本
建议采用浙江安吉幼儿园研发的”三色便签记录系统”:
- 黄色便签:记录原始语录
- 蓝色便签:教师分析《指南》对应指标
- 红色便签:家园延伸建议(如推荐相关科普绘本)
这种记录方式既符合教育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强调的过程性评价要求,又能生动展现幼儿语言与科学认知的协同发展。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