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在STEM教育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科学启蒙确实要从娃娃抓起。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专家,我来分享几个”让科学实验像玩游戏一样有趣”的实操秘籍(配上周念丽教授的金句)👇
🌟【选材3个黄金法则】
- “生活即实验室” – 参照虞永平教授理念
比如用彩虹糖做色层分离实验,用吸管吹泡泡研究表面张力。华东师大王振宇团队研究发现,贴近生活的材料能让3-4岁幼儿参与度提升40% - “小手友好型”器材
选择日本”阿波罗兔”这类大颗粒组件,避免细小零件。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强调,符合幼儿抓握能力的工具能减少挫败感 - 主题场景化包装
就像深圳实验幼儿园刘凌园长设计的”恐龙考古套装”,把酸碱反应变成”解救恐龙蛋”的冒险游戏
🔍【教学4步魔法公式】
- 埋钩子 – 用《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推荐的”问题情境法”
例:”如果不小心把油倒进水里会怎样?”先让孩子预测再验证 - 玩中学 – 参考意大利瑞吉欧”百种语言”理念
让记录方式多样化:可以画、可以拍、可以用乐高搭建实验过程 - 造仪式感
学上海宋庆龄幼儿园的做法,准备小小科学家袍和放大镜道具 - 留彩蛋
每次实验后留个延伸问题:”如果用蜂蜜代替水会怎样?”
💡【3个避坑指南】
- 警惕”表演式实验” – 南京师大张俊教授提醒,要避免老师操作孩子围观
- 控制时长 – 每个实验不超过8分钟(参考《学前儿童科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
- 安全ABC – 像杭州西湖区幼教教研员沈颖洁强调的,永远备好护目镜和儿童安全剪刀
最新案例:广州越秀区某园用”彩虹牛奶实验”(食用色素+洗洁精)开展项目式学习,孩子们自发探索出7种颜色混合方案,还创作了实验故事绘本!
记住幼儿科学启蒙的金句:”不是要培养小科学家,而是要保护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华东师大李季湄教授)。你准备好带孩子们开始科学冒险了吗?🎈
需要具体年龄段(托/小/中/大班)的科学实验方案,可以留言告诉我哦~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