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体现儿童权益保护,我结合《儿童权利公约》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用”三阶九维”模型为您拆解落地策略:
🔥【视觉层:看得见的权利宣言】
- 权利墙绘:参考北师大霍力岩教授的”儿童友好型幼儿园”理念,在走廊设置互动式《儿童权利公约》插画墙,比如用李跃儿芭学园首创的”手掌树”形式,每个叶片都是孩子绘制的权利图画。
- 安全可视化:采用安吉游戏的环境安全标准,所有转角做软包处理时保留原始结构展示,像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那样用透明亚克力板展示”这里为什么加软包”的儿童解说牌。
💡【功能层:可操作的权利载体】
- 私密角设计:参照华爱华教授提出的”心理缓冲空间”概念,设置可移动的帐篷屋(参考南京太平巷幼儿园的布艺设计),配备情绪卡片和通话筒,保障儿童独处权。
- 参与式规划:学习意大利瑞吉欧的”环境作为第三教师”理念,每月开展”环境设计师”活动,像杭州西湖区幼教集团那样用磁吸墙面让孩子自主调整区角布局。
🌟【文化层:渗透性的权利意识】
- 民主管理工具:借鉴深圳莲花二村幼儿园的”儿童议会”制度,设置可视化议事墙,使用殷飞教授研发的”问题彩虹贴”分类处理儿童提案。
- 无障碍细节:参照东京藤幼儿园的环形设计,所有教具架做高低双层设计,每个收纳筐贴有触觉标识(如毛毡星星、磨砂圆点),落实全纳教育理念。
📌专家建议三原则:
- “儿童视角测试”:蹲下来以90-110cm高度检查环境(参考李季湄教授的观察法)
- “可变性原则”:至少30%区域保留调整空间(根据华东师大周兢教授研究数据)
- “痕迹可视化”:用照片、便签保留儿童参与创设的过程证据
最新实践案例:广州东方红幼儿园正在试点”权利雷达图”评价系统,通过儿童访谈、环境扫描等方式生成各班级环境权利指数,这个工具预计2024年会向全国推广。
建议教师同步阅读:
《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茱莉亚·汤普森 著)
《儿童权利教育实操手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版)
记住:最好的权利保护不是我们替儿童做了什么,而是让儿童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就像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说的:”会说话的墙不是教师的美工作品,而是儿童思想的投影仪。”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