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及时了!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让无数新手幼教老师头疼的”去小学化美术教学”难题。我是学前教育专家李敏,深耕幼教领域15年,今天就带你玩转”游戏化美术教学”。(拿出彩笔在小白板上画思维导图)
首先必须澄清一个误区:去小学化≠不教技能!北师大冯晓霞教授在最新研究中指出:”游戏化教学的实质是将教育目标自然融入游戏情境”。我去年在杭州观摩名园长王芳的示范课时就深深体会到这一点。
接下来送你三个实操性超强的游戏化美术设计锦囊:
- “魔法材料”大变身
- 把传统画材变成”游戏道具”:毛线是蜘蛛侠的蛛丝、吸管是魔法吹管
- 推荐日本幼教专家佐藤学的”百变材料箱”创意(我在东京考察时亲自体验过)
- 案例:上周我在上海某园看到的”泡泡画”——用洗洁精泡泡蘸颜料吹画
- “情境任务”驱动法
- 设计游戏剧情:”帮小蚂蚁造彩虹桥”(渐变色练习)
- 参考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的”角色代入教学法”
- 我的实操建议:准备3-5个简单道具(如蚂蚁头饰)立即提升游戏感
- “过程评价”趣味化
- 改用游戏化评价:颁发”色彩魔法师勋章”代替”画得好”
- 借鉴意大利瑞吉欧的”作品故事讲述”方式
- 最新做法:用手机拍下创作过程制作成”小艺术家纪录片”
特别提醒!要避免三个常见误区:
✘ 过分追求作品”像不像”(违背《指南》艺术领域目标)
✘ 游戏与教学目标脱节(深圳教育局2022年调研显示43%的老师存在这个问题)
✘ 材料投放过于结构化(参考南师大虞永平教授的物质环境理论)
最后分享一个万能公式:
游戏化美术=儿童兴趣点×美术核心经验×趣味情境
建议从这些具体活动入手尝试:
- 小班:”蔬菜印章游击队”
- 中班:”外星人来画地球”
- 大班:”蒙面画家猜猜乐”
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到你!期待听到你的实践反馈。记住我常说的那句话:”当教室里响起孩子的欢笑声,那就是最好的教学评估。”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