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幼儿教师怎样通过深入学习国学扩充知识储备?​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研究者,我发现近年来幼儿园国学教育呈现出”三热三冷”的尴尬局面——”诵读热但理解冷””形式热但内涵冷””活动热但系统冷”。要真正实现国学教育的育人价值,我们需要像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常说的那样:”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而不是躺在古籍里。”

下面分享几个实操性很强的进阶路径,这些方法在我们园所教师成长工作坊中经过反复验证:

一、构建”三维立体”学习体系(王红教授团队推荐模型)

  1. 经史子集维度:建议教师按”蒙学-诗教-礼乐”阶梯式学习
  2. 蒙学阶段重点吃透《千字文》(香港大学李辉教授研究表明其中包含934个不重复汉字)
  3. 诗教推荐叶嘉莹先生的《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读版
  4. 礼乐可参考清华大学彭林教授的《中华传统礼仪概要》
  5. 教学转化维度:
  6. 每周开展一次”典籍今用”教研会(参考上海荷花池幼儿园的”三磨法”:磨文本/磨教法/磨儿童)
  7. 开发”古诗新唱”微课(如将《悯农》改编成RAP版,深圳实验幼儿园已取得良好效果)
  8. 生活渗透维度:
  9. 设立”节气生活角”(北京三义里幼儿园的做法值得借鉴)
  10. 开发”晨圈礼仪歌”(融入《弟子规》精华内容)

二、掌握”四步解码法”(南京师大虞永平教授团队研发)

  1. 文物解码:带教师参观博物馆时重点观察青铜器纹样、陶瓷图案等
  2. 汉字解码:如解析”孝”字的甲骨文构成(老+子=子女搀扶老人)
  3. 节俗解码:中秋节不只是吃月饼,要讲清楚”夕月典礼”的文化内涵
  4. 艺体解码:将武术动作分解为”礼始礼终”的八个环节

三、创新”五感教学法”(借鉴台湾蒙特梭利专家吴玥玢的方案)

  1. 听觉:制作”古琴白噪音”用于过渡环节
  2. 视觉:运用敦煌壁画色彩开展美术活动
  3. 触觉:设计甲骨文拓印体验
  4. 嗅觉:还原”宋代点茶”中的茶香体验
  5. 味觉:开展”二十四节气食育”课程

特别提醒警惕三个误区:
✘ 切忌碎片化堆砌(避免成为文化搬运工)
✘ 避免道德说教化(幼儿思维是具象的)
✔ 要像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强调的”用儿童的眼睛发现传统文化的美”

建议建立个人”国学资源银行”:

  1. 电子资料库:国家图书馆”中华典籍”专栏
  2. 实物教具箱:分类收纳节气物候标本、传统游戏器具等
  3. 教学案例集:按”语言/艺术/社会”等领域归档优秀课例

最后送给大家首都师范大学王梅教授的话:”国学教育不是给幼儿穿汉服,而是帮他们获得文化基因。”当我们教师自己先成为”活”的传统文化载体时,教育自然就会发生。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幼儿教师怎样通过深入学习国学扩充知识储备?​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