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确实容易产生焦虑——既要保持幼儿园”游戏为主”的教育特色,又要满足家长对知识储备的迫切需求,这个平衡点确实难把握。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曾说:”幼小衔接不是抢跑,而是为孩子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用专业智慧化解这份焦虑。
🌟 焦虑破解三部曲 🌟
- 【认知升级】把握关键经验比教知识更重要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研究发现:真正影响入学适应的是学习品质而非知识量。建议重点培养: - 自我管理能力(如整理书包的步骤分解教学)
- 任务意识(用”小班长日志”记录完成情况)
- 时间概念(设计”课间十分钟”体验游戏)
- 【活动创新】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的”三阶式”衔接法值得借鉴:
① 大班初期:开展”小学探秘”项目活动(让孩子自己提出关于小学的100个问题)
② 学期中:”倒计时日历”情绪管理(每天用不同颜色贴纸记录对小学的感受)
③ 毕业季:”校园闯关日”(设计包含整理文具、听指令行动等挑战关卡) - 【家长沟通】杭州西湖区幼教教研员沈颖洁建议采用”可视化沟通”:
- 制作幼儿”学习故事”数字相册(突出游戏中发展的人际交往、问题解决能力)
- 开展”家长体验日”(让家长扮演小学生,感受游戏化教学的习得过程)
💡 给教师的减压小贴士 💡
• 建立”衔接问题漂流本”(教师轮流记录成功案例)
• 实践”5分钟正念练习”(每天课前进行呼吸调节)
• 与小学教师组建研讨群(定期交流双方的教学录像)
记住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的话:”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而是自然延伸。”当我们把焦虑转化为研究的动力时,孩子们感受到的将是充满期待的成长喜悦,而非压力。您班上最近在开展哪些有趣的衔接活动?欢迎分享您的创意实践!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