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节气教育成为幼师专业成长的”活教材”——深度解析节气课程赋能教师发展的5大路径》
节气教育正在成为幼教领域的新风口。据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2023年最新调研显示,87%的示范园已将节气课程纳入教师培养体系。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指出:”节气课程是检验教师观察力、课程设计力和文化素养的试金石。”那么,如何让这份”时间馈赠”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呢?
一、构建”三维一体”的节气研修模型(专业支架)
- 文化维度:建议教师建立”节气手账”,记录物候变化。如南京实验幼儿园王莉园长团队开发的”二十四节气自然观察日志”,要求教师每周完成3次生态素描。
- 课程维度:采用”1+N”课程生成模式(1个核心活动+N个衍生项目)。例如冬至课程可延伸出”光影实验室””饺子工坊””数九歌创编”等分支。
二、打造沉浸式节气教研场景(实践创新)
杭州蓓蕾幼儿园的”节气工作坊”值得借鉴:
- 春分时开展”平衡蛋”STEAM教研
- 霜降日组织草木染工艺研讨
- 每月举办”节气课程博览会”,设置”最佳自然探究奖””最美文化传承奖”等特色奖项
三、搭建动态成长评估系统(专业认证)
参考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的”节气教育能力认证体系”:
- 初级:能完成基础节气活动实施
- 中级:可进行跨领域课程整合
- 高级:具备节气课程研发能力
特别提醒:深圳市莲花二村幼儿园的”节气微项目”教研显示,教师持续观察记录同一节气3年以上,课程敏感度会提升200%。建议建立”节气成长档案袋”,收录活动方案、幼儿作品分析、教学反思等过程性资料。
当代幼师要把握住这份”时间的礼物”,让节气教育成为专业发展的特色名片。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所言:”会解读节气的教师,往往更懂得发现教育契机。”在这个快节奏时代,能带着孩子慢下来感受季节律动的老师,必将收获不一样的专业成长。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