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科研沃土
智启教育新篇
2025年度区级课题开题论证会圆满举行
2025年4月10日下午,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召开了2025年区级一般课题及区级青年项目开题论证活动。本次活动由学校科研室主任郭晓萍老师主持,论证活动特邀校内各学科高级教师组成专家组进行指导;各课题负责人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
第一环节 课题开题陈述:聚焦实践创新,赋能教学改革
活动伊始,7位课题负责人依次就课题核心概念、研究目标与创新点展开陈述,内容覆盖学科融合、技术赋能、跨学段衔接等多个研究领域,彰显了一中心小学教师团队立足教学实践、回应教育热点的科研敏锐性。
1.数学学科:技术赋能空间观念培养
俞亭帆老师的青年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基于“三个助手”平台有效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实践研究》,将借助数字化教学平台,助力学生空间思维的系统化发展,提炼典型教学案例,形成可推广的实施策略。
2.语文学科:读写融合与技术赋能并进
张亚萍老师的《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读写结合实践研究》,聚焦教材读写结合点的系统梳理,将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库,打造“输入-转化-输出”的教学模式,破解传统读写割裂困境。颜晓慧老师的《信息技术赋能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策略研究》,顺应信息化时代教育改革的需求,创造性运用虚拟现实、数字画像等技术,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衔接,为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注入新动能。
3.体育学科:幼小衔接的趣味化实践
王飞老师的《从游戏体验到学科渗透:幼小衔接体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立足幼小体能发展差异,围绕幼小衔接体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展开,探究幼小衔接体育活动的衔接因素并提出优化幼小体育活动衔接实施方略,为科学幼小衔接提供实践范式。
4.英语学科:跨学科融合与育人创新
顾琳钰老师的《指向核心素养提升的小学英语跨学科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通过构建“主题-任务-评价”的作业体系,开发跨学科融合的单元作业案例库,探索素养导向的作业实施路径。施宇花老师的《小学英语多模态教学实践与优化研究》,尝试探索多模态资源的高效运用策略,形成校本化资源应用指南,助力学生语言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协同发展。孔悦老师的《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思政融合的实践研究》将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设计和实施,探索在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中有效融入思政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以实现语言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协同提升。
第二环节 专家评议:精准把脉,助力研究深化
随后,与会专家对各课题的实践价值与创新设计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指出研究选题紧密对接教育改革热点,研究方法注重实证性与迭代性,充分体现了教师队伍的研究自觉与专业素养。同时,各位专家从以下三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
1.研究设计精细化:进一步厘清核心概念的边界,加强文献综述的深度与广度;2.过程管理动态化:通过常态化反思记录、阶段性成果梳理,积累研究实证素材;
3.成果转化前瞻化:关注研究成果的校本化应用与推广,形成可复制的教学范式。图10,图11, 图12 ,图13
第三环节 校长寄语:深耕科研,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最后,朱兰校长充分肯定了教师们在教学实践研究中展现出的创新精神与责任担当,强调教育科研应坚持“理论引领”与“实践落地”双轮驱动,鼓励研究者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深挖课题价值,将学术成果转化为提升教学质效的实际行动,真正实现“科研反哺课堂”。 图12 ,图13
第四环节 后续规划:机制护航,稳推研究进程
科研室主任郭晓萍老师表示,后续学校科研室将建立课题研究进展追踪机制,定期组织阶段成果交流,确保研究扎实推进。本次论证活动既为课题推进厘清方向,亦为教师搭建了跨学科对话平台,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科研动能。
END
供稿|科研室
审核|宋莉芳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