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海塘
共话课程
幼儿园课程建设是基石,关乎教育目标达成与幼儿全面发展。评估指南中强调培育幼儿多元情感,融入地方文化的课程能强化文化认同、助力文化传承。我园凭借周边资源开启古海塘探索之旅,特邀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王春燕教授、“双品”建设项目五组的园长、业务园长、骨干教师等相关人员入园指导,进一步挖掘课程深层价值、优化课程方案,提升课程科学性与有效性,从而助力幼儿在自然中探索、在互动中成长,在游戏中释放天性!
春暮和风轻拂,春景妍丽盛放。老师们怀憧憬热望,欣然赴约。签到处如春日芬芳,奏响相聚序曲。一场关于教育、成长、智慧的春日雅集诗意开启,老师们以巧思拼诗,更添雅韵。
刘艳玲副园长通过“课程背景与理论基础—古海塘认知启程—课程实施全景汇报”的清晰脉络,全面介绍了本次“走近海塘,共话课程”的核心内容。依托“关爱·和谐——让每一个我‘都’向上生长”的办园理念,链接园内外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构建课程。以“释放天性·悦动成长”为课程理念,从课程起源出发,以四步骤三主体阐述“古海塘”课程构建;再从逐级审议、项目化实施、游戏化浸润、研学拓展等四个方面推进“古海塘”课程的探索实践。
高玉娟园长协同王春燕教授、项目五组的园长及骨干教师,一同深入幼儿游戏现场。他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正以古海塘为灵感源泉,开展着别具一格的游戏,现场充满了童真童趣与无限创意。
走进游戏现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孩子们在自然场景中复原古海塘文化遗址,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他们化身“小小水利工程师”,运用树枝构建骨架、花瓣模拟装饰纹样、黏土塑形加固堤坝、水模拟海浪冲刷等开展游戏。
孩子们热火朝天地建设古海塘~
游戏观摩后,王春燕教授对幼儿园课程建设成效给予高度评价,特别赞赏各班级环境创设中自然材料的丰富运用与“材料超市”资源整合模式。针对课程推进,王教授深入剖析课程内容逻辑,指出人文与自然板块需清晰区分,围绕古海塘公园资源构建,避免混淆园内资源。她建议通过主题删减、创生、替换与调整等策略优化课程内容,实现与完整儿童课程的有机整合,并强调评价应聚焦课程实施效果,确保课程结构紧凑、逻辑清晰,为园本课程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指引。
每一次的研讨,都为我们带来深刻的启迪。此次活动,临平区 “双品” 建设项目五组的成员们聚焦古海塘资源,深入探寻。从建造材料、建筑技艺,再到水利工程以及古海塘精神的深度挖掘,大家全方位探寻课程的深层价值。“走近海塘,共话课程” 的研讨活动虽已圆满落幕,然而由此次研讨所引发的思考与实践探索才刚刚启航。在一次次思维的交锋中,我们深切认识到,古海塘资源不仅是地域文化的重要承载者,更是一座连接历史与未来、自然与人文的坚固桥梁。
本次活动让教师们拓宽了视野、丰富了思路,为课程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相信在未来的课程建设中,我们能够深度挖掘古海塘资源所蕴含的巨大课程价值,推动课程建设迈向新高度!
图文编辑|许诺
一审|教科室
二审|副园长室
三审|园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