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晚上录播教室内灯火通明,一群爱学习的七年级家长们再次齐聚家长课堂,开启第二次沙龙课的学习成长。
课程伊始,笑笑老师通过绘制四喜丸子这个环节,让爸妈们梳理孩子七年级以来四个维度的成果,看到细小的事件中孩子的积极行为和点滴成长进步。爸妈们绘制好各自的四喜丸子后进行小组内交流分享,在笑笑老师的引领下爸妈们越来越多的意识到孩子身上已有的成长和成果,过程中涌动出很多惊喜的发现。
要唤醒孩子们的醒成长内动力,爸妈们要先从改变看待和回应孩子的思维模式开始。通过成长型思维的研究发现者,斯坦福大学德韦克教授的一段演讲视频,结合笑笑老师的讲解分享,爸妈们开始了思维升级之路:从固定型到成长型的认知跃迁。
SMART实践版把目标和梦想拆解为行动。传统的SMART原则的五个维度:可量化(Specific)、有意义(Meaningful)、可调整(Adjustable)、资源化(Resourced),运用在青少年的身上,爸妈们需要更贴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和喜好需求。笑笑老师给了5点指引:
1、激发火花,要激发孩子内心想要的
2、路径导航,明确行动方向
3、微行动,过程细分,小步骤累计进步
4、游戏化奖励,要有有趣的奖励,鼓励过程,奖励行动和努力
5、支持系统,资源与支持
在家庭场景思维转换模块,笑笑老师?通过学习困境、兴趣发展、社交困扰等多个日常家庭互动场景,为爸妈们分享了N个成长型重构工具。启发家长在与孩子的沟通中使用成长型思维话语。秘密武器,及时反馈。及时观察反馈,让孩子感觉有希望。
青春期教育的本质是思维模式的同频共振。当家长率先完成从“结果评判者”到“过程共建者”的转变,就能真正激活孩子的内生动力系统。这比任何外在督促都更具持久生命力。
本学期周四班和周日班的两次沙龙课都已圆满结束,为能持续来上课的每一位爸妈点赞,他们用行动为孩子作出了最好的榜样。
今天的家长沙龙活动让我受益颇多,深刻的认识到与孩子共情、平和沟通的重要性。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要有更多的共情,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给予孩子更多的积极关注与陪伴,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七8班 蔡铖妈妈
家长要转变思维方式,要从结果验收模式切换到过程赋能模式。用”暂时做不到”替代”你就是粗心”,用”我们来找找新方法”替代”怎么又错了”,搭建孩子终身受用的心理免疫系统。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乐观感,归属感和效能感,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七9班 黄烁芸妈妈
家长要转变思维方式,要从结果验收模式切换到过程赋能模式。用”暂时做不到”替代”你就是粗心”,用”我们来找找新方法”替代”怎么又错了”,搭建孩子终身受用的心理免疫系统。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乐观感,归属感和效能感,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七14班 袁楚恒妈妈
新的一期家长学堂如约而至,通过笑笑老师的讲解让我认识到现阶段孩子的大脑
还在发育完善阶段,独立意识在增强,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去理解关心孩子的真正需求,不能用成年人的判断标准去衡量。从日常中去观察倾听,体会孩子的情绪信息,尊重并接纳,从而让孩子感受到支持和温暖。缓解双方的情绪压力,避免说教。更好地与青春期孩子共情,建立紧密的共赢关系。
——七15班 陈子彧爸爸
所谓成长,就是在每一次挫折和失败里得到历练,然后更坚定地往前走。而有内驱力的成长才是持之以恒的关键。
——七16班 邹琰妈妈
上学期由于时间原因没有能赶上家长学堂,这学期一听说开班了,赶紧报名,一节课下来果然收货颇丰。今天学习的是《解码青春期大脑:读懂“叛逆”密码》,笑笑老师带我们了解了人的大脑结构和功能,明白了青春期大脑发育的奥秘,学到了控制情绪的方法:逃离现场,冷刺激法,闻香静心等。共情四部曲实操性也很强,还温馨的提供了升级版沟通模型。孩子在长大,家长也得不断学习,不能沉浸在自己刻板的教育理念里,要接受孩子的变化,学会倾听,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孩子一起度过这个特殊时期-青春期。
——七18班 陈清妈妈
扫描二维码,欢迎扫描关注常外视频号